首页 >> 民生历史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射阳县深入实施四个托

民生历史  2019-06-28 15:42 字号: 大 中 小

小康路上 “一个都不能少”——射阳县深入实施“四个托底”政策纪实

射阳县现有困境儿童和困境在校大学生、特困供养、城乡低保、重点优抚对象、60年代精减退职老职工、特困职工、重残、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等8类困难群体约7万人,占总人口的7.3%。如何保障这部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在全面小康的路上不掉队?该县以“四个托底”救助作为精准扶贫的切入口,相继实施困境儿童和困境在校大学生生活学习费用托底、医疗救助托底、住房保障托底和困难群众节日慰问托底,通过政策创新,实现对低收入困难家庭托底救助的全覆盖。

“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聚焦“老、小、病、弱”等各类困难群体,努力实现老有颐养、幼有优教、病有良医、弱有所助。”该县县委书记戴荣江道出实行“四个托底”政策的初衷,通过“四个托底”编实筑牢民生保障体系“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到困难群体。

对于射阳县盘湾实验初中的学生吴脉菁来说,她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她的双亲相继离世,爷爷也因病去世,只能与76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幸运的是,他和射阳县其他的困境儿童一样,被纳入政府托底救助盘子,不仅在校读书期间的学习、生活费用全免,现在每月还可领取1200元的“两困”儿童补助,直到大学毕业。

2015年8月,该县出台做好困境儿童和困境在校大学生分类保障工作的相关文件,对全县困难儿童和学生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生活学习费用实行财政全额托底,除了将省定的孤儿、监护人监护缺失的儿童、监护人无力履行监护职责的儿童,重残、重病及流浪儿童等纳入保障体系,还将保障对象增加了低保家庭儿童(在校大学生)。

“据统计,该县低保家庭的困境儿童(困境在校大学生)有1548人,纳入保障体系后,每年需新增救助资金908.3万元。”该县民政局分管负责人戴启荣介绍说,不如仅此,今年4月份开始,该县又对救助标准相应提高,对为孤儿的困境儿童由每月1000元上浮至1200元,为孤儿的困境大学生由每月1300元上浮至1500元,其他根据困境情况不同,上浮相应标准的救助金,同时实行动态管理,最大限度给困境儿童及困境大学生提供生活保障。

今年69岁的射阳县兴桥镇红星居委会3组居民李曰江,2013年检查不幸患上了尿毒症

,另外还有30多年的糖尿病史,为了看病,一家辛苦积攒的积蓄全部花光,还欠下了不少外债。虽然儿女帮他还清了债务,但是每周3次的血透,让他不仅饱受病痛的折磨,还面临巨大的经济负担。得知医疗托底政策后,他在民政部门的帮助下,申请享受了托底救助。治疗之余,他算了一下账:去年生病治疗花去了75791.8元,在享受医保报销的53053.1元后,还享受到了医疗托底救助金18117.2元。“好政策救了我们一家人。”雪中送炭的医疗托底救助政策让李曰江一家看到了希望。

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该县在全省率先实施医疗托底救助政策,由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患重大疾病的低收入困难群体实施托底式救助,着力解决部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贫弃医问题。在实施救助政策达到省定标准的基础上,还从拓展救助边界、扩大救助人群、增加救助项目、提高救助标准等4个方面进行创新,更广范围、更大程度上实现应救尽救。政策实施以来,医疗托底救助52460人次,还有近1000人正在申请办理之中,已支出医疗救助资金3570.71万元,其中因扩大范围和提高救助标准增加救助2703人,支出救助金1280.39万元。

射阳经济开发区陈洋居委会4组低保户张士华,住了40多年的老房子在“6.23”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中被完全摧毁。

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4个月,他就搬进政府新建好的灾后重建安置区。“不花一分钱就住进了这中式小洋楼,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为了铭记党和政府的恩情,张士华还自发地在家中挂了面党旗,时时瞻仰、时刻感念。

灾区群众住上了新房,困难危房户住房也由财政保障托底得到妥善解决。“6·23”风灾后,该县大力推进康居工程建设,对农村无力自建房屋的低保户和贫困残疾户实行住房托底救助,房屋建设资金县财政承担90%,所在镇承担10%,为广大农村困难群众编织安居梦想。2017年春节前,农村康居工程651户托底户已经全部搬入新居。

“今年春节,镇上不仅给我们送来慰问金,还送来猪肉、油和米。对有些人来说,这些可能不算啥,但是对于我这样的家庭来说,真是太有用了。”该县海通镇沟浜村一组陈思孝激动地对笔者说道。陈思孝是残疾人,妻子重病去世多年,儿子患肝病无力赡养他。去年因秋季旱灾,农田收入减少,生活困难,因此被列为节日慰问对象。

去年底,该县提出“春节访贫问苦全覆盖”,通过自下而上公示确认,将全县8大类群体、7529户贫困户全部列入县镇两级干部春节前上门慰问范围,并且统一慰问标准,实现慰问全托底、无盲区、广覆盖。县镇干部春节前登门访问,给贫困群众精神抚慰,过上一个幸福年,为他们奔好日子增添信心。

县委副书记、县长唐敬说:“‘四个托底’救助政策是该县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建成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2016年以来,全县托底救助受益人数达到75054人次,县财政支付托底救助资金3.08亿元。但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解急难,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投入再多的财力、人力也值得。”

“四个托底”救助政策面广量大,如何有效落实政策,真正做到普惠于民?该县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镇村参与的工作机制。“该县成立托底救助联席工作领导小组,将托底救助工作纳入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形成部门齐抓共管、县镇村逐级负责的工作机制。”该县民政局长戴元辅介绍说,在实施托底救助的过程中,组织开展逐村逐户的摸底调查,建立“一户(人)一档”台账资料,构建县镇村三级救助络,建立托底救助主动发现工作机制,组建集民政、卫生、教育、住建、人社等部门于一体的大救助体系,实现部门内部与部门之间救助信息资源共享,确保实现应救尽救。每年县委、县政府还对托底救助政策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确保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走进该县海河镇精准扶贫基地,一期新建成的18座单体长100米、宽11.5米的白色蔬菜大棚成行排开,十分壮观。推门走进一间种植西葫芦的日光棚内,50出头的复兴村农民戴进林一脸喜悦:“今年西葫芦丰收,两个大棚的纯收入达到四五万元!”戴进林之前被镇调查审核定为低收入农户,他的儿子戴广亮5年前在苏州打工跌伤成了癫痫病人,前后化去治疗费用100多万元,欠下外债20多万元,儿媳改嫁,大小便不能自理的病儿和今年5岁的孙女全由老两口照料。

“政府给我家办理了4个低保,还将新建的高标准苏式大棚租给我经营,请了具有20多年种植经验的技术人员指导生产经营,合作社帮忙销售的车辆一直开到大棚门口,还清债务、摆脱贫困也就三两年时间!”曾经遭遇不幸的戴进林对未来生活和脱贫充满了信心。

万家灯火一齐亮,万家幸福一起享。射阳县在奔向全面小康的路上,通过“输血式”救助及“造血式”帮扶,坚决不让一个群众掉队。(李建霞 杨洋)

宝宝健脾吃什么好一周岁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宝宝不爱吃饭的原因

宝宝积食吃什么消化不良
孩子脸色发黄需要查什么
宝宝积食该吃什么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