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历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民生历史  2020-06-30 00:55 字号: 大 中 小

摘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时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节气,自古便有"冬至阳生春又来"的民谚。

冬至时阴阳交替最具有养生意义。民间有 冬至,春天打虎 的养生谚语。冬至是一年阴阳交替循环的节点,如果此时保养不好,会影响整个一年的健康状态。

冬至 正当时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这一天北半球黑夜最长,之后白天慢慢变长,此时 阴极一阳生 ,从这天开始阳气生发。古代养生学家均非常重视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

俗话说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 ,冬至是三九天开始的第一天,更是补阳的最佳时机,有极大的裨益。(三九天艾灸有什么好处?点击这里回顾)

冬至前后进行艾灸,能顺应自然界阳升之气,起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大大增强艾灸的温补之力,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是中医 治未病 思想的体现。

冬至艾灸首选关元穴。关元穴又名丹田,是任脉上的穴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 寸。

《景岳全书》说: 虚能受热,所以补必兼温。 艾灸关元恰好满足了 补必兼温 的特点,具有温肾壮阳、培元固本、调气回阳的功能,用艾艾贴灸之可使元气充足,虚损可复,故能祛虚劳百损,壮一身之气。

除此之外,《黄帝内经》上说: 冬三月,此谓闭藏。 也就是要关闭所有开泄的气机,要藏住。冬至一阳生,从此时开始阳气慢慢回升了。所以除了艾灸关元穴,还可以艾灸大椎、至阳、肾俞等穴位,从而保护阳气,藏住肾精。

艾艾君在上文说了,冬至是万物封藏的季节,人体的肾脏在五行中属水,为阴藏,所以冬至正是养护肾脏最佳时间。肾为 先天之本 、 生命之源 、 人体阴阳之根 ,每天17点到19点为肾经当令之时,所以选择在这时艾灸,效果加倍哦。

冬至艾灸,将节气、艾灸和穴位三者结合,能够起到温阳补气、温经散寒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抗寒和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还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冬至 养生三部曲

早睡晚起

民间养生有 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 的说法,冬至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因此,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而晨练过早容易使人体受寒冷空气刺激,诱发问题。

时间自由度大的小伙伴,可将晨练安排在7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早晨时间紧张的上班族,则可在六七点时进行适度锻炼。

晒背保健

临近年底,工作压力加大,加上天气寒冷,不仅容易产生情绪,还容易被感冒找上门。

冬季要多多晒太阳,尤其要多晒后背,背部是身体最重要的七条运输和管理阳气的经脉汇集处,经常背对日光而坐,让太阳把脊背晒得微暖,这样体内阳气充足,经脉通畅,身心自然畅快。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仍然是 宜温热柔软,忌生冷坚硬 。北方在冬至时吃饺子,南方则吃米团、长线面等食物庆祝冬节。

鉴于这时阴气盛、阳气初升,艾艾君建议大家可以吃羊肉大葱馅儿饺子,有扶阳温通的补益作用。羊肉阴阳都补而偏补阳,葱白通阳开窍醒神,吃过后暖胃强心。

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用于气血不足,阴阳虚损,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失眠,腰膝酸软。

中医祛痘
中医祛湿
中医去痘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