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历史

老舍二马改编话剧京城风味和英式幽默相映成了

民生历史  2021-11-04 08:43 字号: 大 中 小

老舍《二马》改编话剧 京城风味和英式幽默相映成趣 文汇报童薇菁

更是让中国IBM的员工感到了危机感 话剧《二马》海报

曾有人幽默地比喻这部作品,是一部1926年版的 当北平遇上伦敦 ,甚至,是 傲慢与偏见 的京味串烧版。

这部作品,就是老舍早期作品小说《二马》。小说写于1929年,当时的老舍正置身于英国。小说以从中国前往英国伦敦的 老马 和 小马 为主要人物,讲述了 二马 与房东温都太太和 的爱情,华人在伦敦的境遇。在异国的生活中,房客与房东,中国人与英国人,父与子,母与女,鳏夫与寡妇,小伙与姑娘, 老房着火 的黄昏恋与失魂落魄的单相思 借着一个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老舍在小说中设置了一组组镜像般的意象,折射世间百态。

在散文 《私语》 里,张爱玲曾这样写道: 《小说月报》 上正登着老舍的 《二马》,杂志每月寄到了,我母亲坐在抽水马桶上看,一面笑,一面读出来,我靠在门框上笑。所以到现在我还是喜欢 《二马》。

诞生百年来 《二马》被改编的次数不多,但佳作不少。1999年,陈道明、梁冠华曾经出演电视剧版 《二马》。如今在16年后,《二马》 再度被搬上话剧舞台,12月2日、 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该剧由老舍之子舒乙、老舍长女舒济担任文学顾问,表演艺术家斯琴高娃担任艺术顾问,一直钟情老舍与 京味 戏剧的方旭执导。

与人们熟悉的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等作品相比,《二马》 并不含有太多悲凉的色彩,老舍用细腻幽默的笔触,将中西交错的异国情缘、英国的风土人情悉数展露。老舍着重于描写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善于从个体的兴衰沉浮中给世人一个窥探当时社会的窗口,他在其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其中 老马 马则仁、 小马 马威、店员李子荣令人印象深刻,是他亲历中西方文明碰撞后对国民性的深刻反思。

虽然讲述的是发生于英国伦敦的故事,老舍却用他经典的 京味儿 加以渲染,插科打诨、幽默诙谐。 看完你觉得 土洋土洋 的,那感觉就对了。 在方旭看来,《二马》是老舍将西方文学叙述方式与中文小说相结合的尝试, 京味儿风趣与英式的幽默,活脱脱两块面对面的哈哈镜 。

方旭身兼编剧、演员,集结了一班具有个性的 全男班 演员,重要的 温都母女 也将由两名男演员反串出演。在整体呈现上,从原作中的幽默出发,以游戏的态度进行二度创作。他以英文报纸为贯彻全剧的元素,将其打造成一部具有漫画感的喜剧, 所有的故事发生在一张充满奇妙变化的英文报纸里 。

成都治疗牛皮癣医院
武汉阴道炎治疗费用多少钱
江中黄芪生脉饮适用哪些人群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