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舆情

法官也成拆迁户生存

民生舆情  2020-04-29 15:41 字号: 大 中 小

愈演愈烈的拆迁浪潮中,居住在芜湖市镜湖区锦泉公寓的数位当地法官也成了拆迁户。他们试图在自己熟悉的法律框架内维护自己的权益,然而现实的遭遇却让他们无奈感叹: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

当了 0多年法官的王自立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原告,需要通过打官司来保住自己的房子。更令他诧异的是,面对熟悉的法院,他们的案子却怎么也无法立案。

汹涌的拆迁大潮中,王自立真切地感受了一回民告官的困难。

新房遇“夭折”

6 岁的王自立是芜湖市镜湖区法院的一位退休法官。2009年9月,他与其他 8户业主一起向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行政起诉状,状告镜湖区建设委员会非法拆迁。

据行政起诉状显示,在 9名原告中,有14人为镜湖区法院在职干部,8人为镜湖区法院退休干部。另有 人已从镜湖区法院调至三山区法院任职。

这些与镜湖区法院有着密切联系的业主正式成为拆迁户是在6月9日—业主们收到芜湖市通达拆迁有限公司送达的“致保兴1、2号地块拆迁户的一封信”,他们居住的位于镜湖区文化路上的锦泉公寓(镜湖区法院的宿舍),就此成为被拆迁对象。

随后,业主们从通达公司拿到了一份镜湖区建委于2009年6月8日发给芜湖市镜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镜湖建投)的房屋拆迁许可证(拆许字2009第08号)。

“这么好的房子,怎么能说拆就拆呢?”12月28日中午,锦泉公寓内一位2005年才搬来的老人有些不解地说。

锦泉公寓共有两栋楼,1号楼 个单元,2号楼2个单元,一梯两户共6户。尽管房龄已经10年有余,但从外表来看,淡蓝色的外墙并不陈旧。在小区大门口的墙上,还挂着“文明楼院”、“学习型楼院”等几个牌匾。

退休法官张忠华介绍说,锦泉公寓是1998年底竣工交付使用的,至今不过11年,尚属新房。由于是单位建造的自住房,房屋质量好、造价高。“如果现在就被拆除,就如同少年遭遇夭折一样,岂不可惜!”他说。

据法官们了解,镜湖区政府对拆不拆锦泉公寓产生过犹豫,但由于某位领导认为小区面积小,与两边的新建小区又不协调,于是下决心拆除。

一位在职的法院干部表示,如果从改善民生的角度来拆迁,业主们不会拒绝,但现实显然不是,该地块已经定位为居住用地。

在此之前,锦泉公寓所在的地块已被拍卖给了安徽盐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在与拆迁公司的交涉中,业主们得到了三个“不可能”的答复:不拆不可能,回迁不可能,提高补偿标准也不可能。

然而目前拆迁公司提供的补偿标准还不足4000元,与去年相比下降了1000多元。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当地的房价也日益高企,锦泉公寓旁边的高层均价为5600元。如果选择产权置换,拿到安置房至少也得两三年。无论是哪种方案,都是法官们难以接受的。

双方因而在补偿问题上僵持不下。

宝宝口臭吃什么调理
扬州白癜风医院
脚踝韧带拉伤注意什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