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舆情

美的历程老书为何突然上榜的

民生舆情  2021-11-07 08:35 字号: 大 中 小

《美的历程》 2009年出版

编者:在上周(第26周)的新京报书香榜上,思想家李泽厚老先生的一本老书《美的历程》大刺刺冲入畅销榜前列,在喜新厌旧的畅销书榜单上,这样一本并不张扬的老书到底用什么魅力征服了读者?

李泽厚先生的一本老书《美的历程》赫然在榜。这本书完成于上世纪70年代末,作品首版乃是上世纪80年代初,目前上榜的新版乃是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为李老新出文集之一种。在唯新书马首是瞻的畅销榜上,这样一本双料老书突然上榜,原因何在?

首先,一个重要的直接原因是李老最近又回国了。据媒体报道而知,已经84岁的李老今年5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完成了一场“学术秀”--四堂“伦理学研讨班”和一堂以“哲学是什么”为主题的公开讨论会,是他8年来首次走进国内大学讲堂。实际上,这位思想者开讲伦理课,在客观上更像在为他今年4月推出的新作《回应桑德尔及其他》进行营销。据悉,李老在如此的非专业研讨班上主要不是传道,而更多是在与大家交流。随着若干主流媒体对于此事的跟踪报道,这一文化事件的影响力也在持续扩大,李老的图书热销应该是符合逻辑的。

但是,北京三联版李老文集还有多种,为什么是《美的历程》独占独占鳌头?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取决于对如下子问题的解读:《美的历程》到底是一本什么性质的图书。或者,更简单地说,它是学术书还是普及书?

我们知道,李老少年得志,以70年代末陆续出版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思想史论》和《美的历程》等著作奠定了其中国本土思想大师的地位,经受 0多年的淘洗,影响至今。其中,《美的历程》不但当年洛阳纸贵,此后几十年也不断易社再版,是最具大众缘的作品。

新版的《美的历程》在腰封上引用了冯友兰先生评语。他认为,《美的历程》是几部大书,“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在注水书满天下的当今时代,它所传达的意思,我更愿意理解为:《美的历程》是缩众领域精华于一体的干货。当然,它也的确是这样的实力之作。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它是一种学术作品吗?我注意到,此次畅销榜把它归为“非虚构”类而不是“学术类”。我承认,在学术类中的不少书其实还不如《美的历程》更来得“学术”,但是,那可能是另一个问题。在读过英国美术史学者贡布里希的通俗作品《艺术的故事》之后,我更倾向于认为,此前被我当成学术书来细读的《美的历程》其实可以被称为“中国艺术的故事”,是大师写作的“小书”。它的框架是基于深厚的李氏独有理论而搭建的,是藏于论叙之中的;它的语言是高级纪录片式的,甚至不需要过度改写就可以当作中国古代艺术纪录片解说词。在我看来,关于中国古典艺术魅力的入门书,近 0年来无出其右。让人惊叹的是,李老写得是那么早,也那么好。

因为认为跑步可以将问题抛之脑后的他 (:王谦)

成都睾丸炎哪家好
重庆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荆门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