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呼声

十八大以来我市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

民生呼声  2019-08-10 11:57 字号: 大 中 小

“十八大”以来我市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主动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稳增长,着力调结构,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自治区“双核驱动”战略,立足市情探索完善发展路子,突出边海联动的发展特点,经济实现较快发展,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镇居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宽,消费能力日益增强,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一、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钱袋子”更为充实

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1536元增加到 29758元,突破25000元大关,增加8222元,增长38.2%,年均增加额超过2000元。

(一)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市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十分严峻。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年均增长8.4%。尽管与人均GDP年均增长9.2%的增速相比较低了0.8个百分点,但从增长趋势来看,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实现基本同步,可以说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分享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从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实惠,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详见表1)。

表1:十八大以来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情况

年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GDP

绝对额(元)

增长(%)

绝对额(元)

增长(%)

2012年

21536

12.6

50302

10.9

2013年

23690

10.0

58810

11.1

2014年

25727

8.6

65178

9.1

2015年

27579

7.1

67972

9.0

(二)居民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2016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434元,与2012年高出全区平均水平855元相比,增收幅度进一步扩大。从全区排位情况看,2016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全区第5位,较2012年上升1位,在全区北部湾城市群中排名第3。从增长速度来看,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详见图1)

(三)区县居民收入增长实现新突破

十八大以来,我市各县(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新突破。2016年,港口区、防城区和东兴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上思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详见表2)。从全区排名来看,东兴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区111个各县(市、区)中排名第3,港口区和防城区分别排名14、16位,位居全区前列。

表2:十八大以来各县(市、区)城镇居民收入变化情况

地区2016年2012年年均增长%

绝对额(元)增速%绝对额(元)增速%

港口区316088.0 .79.2

防城区311858.3 .2 8.9

上思县203627.7 .58.3

东兴市349937.5 .58.4

二、居民收入渠道拓宽,收入结构呈现新特点

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红沙核电、金川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开工生产,新的居民增收因素不断涌现,收入构成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详见表3)。

表3:十八大以来我市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变化情况

指标名称2016年2012年年均增速(%)

绝对额(元)构成%绝对额(元)构成%

人均可支配收入.0 .0 8.4

工资性收入.9 .9 10.0

经营净收入595320.0 480922.3 5.5

财产净收入19476.5 17458.1 2.8

转移净收入551018.5 381517.7 9.6

(一)工资性收入依然是增收的主要动力

2016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6348元,比2012年增长了46.4%,年均增长10.0%。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54.9%,比2012年(51.9%)提高了3个百分点,依然是居民收入增长的主导力量。我市以促就业稳发展为主要抓手,积极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城镇居民失业持续减少。据统计,201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868人,比2012年减少459人;201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7%,低于全区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工资增长基准线连年提高。2015年,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由2013年的全区二类地区1045元/月,提升至一类地区1400/月,进一步保障了企业职工的收入水平。同时,政策性增资也成为城镇居民增收的重要因素。2013年以来,我市及时落实各项增资政策,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的乡镇基层工作津贴、车改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稳步推进职级并行政策,有效促进了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二)服务业发展促进经营净收入增长

2016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953元,比2012年增长了23.8%,年均增长5.5%。我市依托地域优势,加快探索新机制新方式,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积极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服务业企业经营状况转好,企业经营者收入也得到一定提高。2016年,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87.57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78.8%,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85.65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93.5%;旅游总收入达129.23亿元,比2012年增长145.6%。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政策措施,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搭建平台引导创业,积极实施降费减负工作,帮助小微企业实现无抵押、无担保或少抵押、少担保、低利率资金贷款,进一步激发小微企业的发展活力,推动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三)转移净收入较快增长,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增强

2016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5510元,比2012年增长了44.4%,年均增长9.6%。转移净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由2012年的17.7%提高到18.5%。我市进一步完善惠民政策及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边民补贴等民生保障政策覆盖率及标准,城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13年以前的350元/人/月提高到480元/人/月,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及对特殊困难家庭帮扶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居民转移净收入增长,使转移净收入成为增加居民收入的补充。

三、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消费结构逐步升级

十八大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海湾新区建设,中心区南半部现已基本成型,港口区与防城区实现连片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6年末全市人口城镇化率达55.1%,城市品质与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镇化的推进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居民收入,也推高了居民消费的热情。2016年,我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突破18000元大关,达18705元,比2012年的13190元增加5515元,增长41

.8%,年均增长9.1%,消费支出增量一年迈上一个千元台阶(详见表4)。

表4:十八大以来我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

指标名称2016年2012年年均增速(%)

绝对额(元)构成%绝对额(元)构成%

生活消费支出.0 .0 9.1

(一)食品烟酒637734.1 501038.0 6.2

(二)衣着9545.1 6655.0 9.4

(三)居住441223.6 306423.2 9.5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15108.1 9227.0 13.1

(五)交通通信259413.9 175013.3 10.3

(六)教育文化娱乐12926.9 8716.6 10.4

(七)医疗保健10235.5 5133.9 18.8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5432.9 3953.0 8.3

(一)医疗保健支出增幅居首位

年间,我市城镇居民的就医环境得到改善,城市优质医疗资源逐步向基层延伸,卫生保健宣传不断深入,城镇居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加强。人们更加重视日常身体健康的维护以及疾病的治疗,医疗保健品也进了普通居民的家里,“二孩”政策实施后,许多城镇家庭选择生育第二个孩子,这些都使医疗保健消费持续较快速长。2016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达到1023元,比2012年增加510元,增长99.4%,年均增长18.8%,增幅位居八大类消费支出之首。

(二)生存型消费支出占比下降

年,虽然我市居民生存型消费规模不断上升,但在整个消费体系的比重不断下降。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属于生存型消费的食品和衣着支出由2012年的人均5675元提高到2016年的7331元,但是占整个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却由2012年的43.0%下降至2016年的39.2%,下降了3.8个百分点。其中,2016年食品消费比重(恩格尔系数)较2012年下降了3.9个百分点,首次下降至35%以下,2016年衣着支出比重较2012年微涨了0.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由相对富裕阶段向富裕阶段转变。

(三)居住消费支出稳定增长

随着海湾新区建设发展加快,城市品位和城市格局得到显著提升,新建城区良好的环境使城镇居民建房、购房、装修的意愿加强,加上公积金、购房补贴、商转公贷款等一系列的措施和惠民政策相继出台,居住消费支出得到较快增长。2016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4412元,比2012年增加1348元,增长44.0%,年均增长9.5%。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快速增长

2016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为1510元,比2012年增加588元,增长63.8%,年均增长13.1%。十八大以来,我市城镇居民家用电器消费支出向节能、环保、多功能转变,家庭设备的舒适度越来越受到追捧,居民对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高,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节奏明显加快,尤其是智能、互联电视、变频空调等家用电器不断走进普通居民家庭,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五)交通通信支出稳中有升

十八大以来,我市不断加强出行设施建设,市内外几条核心主干道相继建成通车,建成防城港北站并开通了前往广州、南宁、桂林等方向的高速列车,居民出行便捷程度实现质的飞跃,居民出行意愿有了大幅提高,极大地拉动了城镇居民在交通出行方面的消费支出。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固定消费量逐步削减,移动客户持续增加,居民的也由传统的功能机变成了智能。方便和快捷的生活使大多数城镇居民的通信消费种类多元化,对于数据流量的需求迅速增加,也增加了通信费用的开支。年,我市城镇居民交通通信类支出由2012年的1750元增加到2016年的2594元,增加844元,增长48.2%,年均增长10.3%。

(六)个人发展和享受消费较快增长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市城镇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已不能满足于仅进行简单的生存物质型消费,用于发展和享受消费比重逐年增加。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热情逐年高涨,教育培训覆盖面逐渐由中小学生教育扩大至学龄前儿童和成人教育,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居民教育支出的增长;电影、健身等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休闲娱乐方式,区内自驾游成为文教娱乐消费中新的热点,极大地拉动了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增长。2016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292元,比2012年增加421元,增长48.3%,年均增长10.4%,超出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个百分点。

四、促进城镇居民收支向好发展的几点建议

十八大以来,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我市城镇居民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也可以看到,部分影响防城港城市城镇收入的问题已经显现,例如集装箱航线转移对我市临港加工企业和港航服务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短期内难以清除,又如物价整体较高等,都影响了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的促进。(刘力)

宝宝不消化吃什么小儿积食什么原因宝宝健脾胃的药有哪些

经期小腹胀痛怎么办

如何能彻底治疗痛经

月经量异常是什么问题

肠胃敏感不能碰那些东西

小孩为什么流鼻血

小孩有口臭是怎么回事

热淋清颗粒主要成分
怎么加盟微商做代理
冠心病有哪些症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