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法规

山西脱贫攻坚取得新成绩贫困农民收入稳步提

民生法规  2019-09-12 19:25 字号: 大 中 小

  山西脱贫攻坚取得新成绩 贫困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2018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

  ,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落地生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山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250元,比上年增加920元,增长12.6%,增速比上年快1.9个百分点。

  与全省农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2018年山西全省上下精准发力、综合施策,采取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生态扶贫、社会扶贫等多轮驱动的办法,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对推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效果明显。2018年,山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8.9%)高3.7个百分点,比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0.6%)高2个百分点;绝对额占全省农村和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平均水平的比重分别为70.2%和79.5%,分别比上年提高了2.3和1.3个百分点。山西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与全省、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

  四大项收入全面增长

  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2018年山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156元,比上年增加231元,增长7.9%,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4.9%,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3.2个百分点。

  经营净收入稳步增长。2018年山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2399元,比上年增加153元,增长6.8%,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6.7%,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2.1个百分点。

  财产净收入快速增长。2018年山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为98元,比上年增加15元,增长18.3%。其中,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租金净收入增长较快,比上年增长1.1倍。

  转移净收入大幅增长。2018年山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为2596元,比上年增加521元,增长25.1%,为四项收入中增速最快、增量最多的一项,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6.6%,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7.1个百分点。

  从四项收入构成来看,结构呈现“二升二降”的特点。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1.5%和1.2%,占比较上年上升了3.2和0.1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8.3%和29.1%,下降了1.7和1.6个百分点。

  多因素拉动贫困地区收入增长

  一是山西经济向好发展,为稳定增收提供保障。2018年,山西省经济在实现“两转”的基础上稳中有进,持续向好。产业结构继续优化,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改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企业用工需求增加,农民就业渠道和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就业扶贫力度持续加大,通过加强劳务协作、技能培训等举措,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全年共培训贫困劳动力5.3万人,转移就业9.79万人;建设扶贫车间476个,带动2.3万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新增公益性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3000余人,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农民就业创业。随着省人社厅《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的通知》的落实,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前景将更加广阔。

  二是脱贫攻坚持续发力,有力拉动转移净收入增加。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各级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光伏扶贫、电商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旅游扶贫等扶贫政策强力推进,特别是对深度贫困地区集中资金倾斜、项目倾斜、政策措施倾斜,扶贫成效明显。特色农业扶贫带动95万贫困人口增收;光伏扶贫2859座光伏扶贫村级电站基本实现并发电,惠及16.3万贫困户;旅游扶贫534个示范村带动6.15万贫困人口增收等,省委省政府对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对助农增收成效明显

  三是紧抓政策机遇,投入民生带动增收。山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同步推进,基础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投入不断增加。山西有序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在 6432个村实施1.92万个提升工程;生活用电改造完成674个村,惠及10.29万贫困人口;危房改造完成8.11万户;新建、改扩建农村卫生室2747所;新改建农村公路、旅游公路1.29万公里,贫困村面貌明显改善。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显著,规划建设的1502个集中安置点竣工1463个。这些工程的实施和推进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

遵义牛皮癣最好的医院
漯河医院治牛皮癣
攀枝花牛皮癣好的医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