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火的傈僳族迎来革故鼎新节能
民生救助 2020-11-14 23:17 字号: 大 中 小
崇拜火的傈僳族迎来“革故鼎新”
新华社昆明6月28日电题:告别“不灭的火塘”——崇拜火的傈僳族迎来“革故鼎新”新华社伍晓阳、杨静、庞明广傈僳族村民亚普扒回到山上的老家,幽暗的“千脚房”里,火塘是唯一的亮色...
新华社昆明6月28日电题:告别“不灭的火塘”——崇拜火的傈僳族迎来“革故鼎新”
新华社伍晓阳、杨静、庞明广
傈僳族村民亚普扒回到山上的老家,幽暗的“千脚房”里,火塘是唯一的亮色。他在火塘上炒菜、烧水,一如千百年来祖祖辈辈生活的模样。
但最近这次,他是来拆老房子的。一家四口,已经搬到了山下的新家,老房子要拆了复耕或复绿。
亚普扒今年53岁,家在云南省泸水市称杆乡双奎地村。穷苦了大半辈子的他,如今要向贫穷和火塘告别。
火塘,曾给傈僳人带来家的温暖和希望。这个在历史上不断迁徙的民族,在迁徙中都带着火种,不论走到哪里,用石头垒起“三脚架”,用火种生起篝火,就能抵御寒冷、加热食物、驱赶蚊虫和野兽。一旦停下迁徙的脚步,伐木结草为庐,房子的中间必须做个一米见方的火塘。
“有火塘的地方,就是家。”亚普扒说。他家搭在山坡上的“千脚房”,没有厨房、卧室和客厅的区分,火塘就是生活的中心。烧水、煮饭、做菜、烤火都是在火塘边。以前没有棉被,晚上一家人就围在火塘边睡。寒冷的冬夜,有时睡觉会被冻醒,就起来给火塘添柴,让火更旺一些。
火塘还是傈僳人休闲、议事和社交的场所。下雨的天气、农闲的时节,傈僳人坐在火塘边喝酒、聊天、炸爆米花,抓把玉米粒丢进火堆里,噼噼啪啪地就炸开了,再拿火钳一颗一颗捡起来吃。以前,这种爆米花是傈僳人的主食。家里有大事、寨子有大事,人们围在火塘边商量,开“火塘会”。
“火塘是不能熄灭的。人在,火塘就在。”亚普扒说。为了不让火塘熄灭,傈僳饮啤酒不宜多吃烧烤。因为食物在烧烤过程中人有保存火种的独特方法。不用火时,把一根大木柴烧旺,埋进炽热的灶灰中。即使隔夜,第二天早晨扒开灶灰,木柴依然能引火。
火塘边的生活,仿佛凝固了时光。高山上的傈僳人,生活节奏和发展步伐是缓慢的。亚普扒一家除了种玉米和核桃,还在寨子里开了个小卖部,为邻近200多村民提供日常生活用品,一年盈利仅四五百元。
通鼎光电展出了低损耗G.652D光纤、低损耗G.657.A2光纤。长飞公司展出了面向下一代络需求的大有效面积G.654单模光纤6月初,亚普扒搬进了山下的安置点。作为贫困户,他们四口之家分到了80平方米的安居房。政府还配发了床、沙发和电饭煲等。新房子跟幽暗狭小、人畜混居的“千脚房”相比,真是天差地别。
这几天,亚普扒叫上侄儿一家帮忙拆掉老房子。按照风俗,火塘将是最后被拆的,在房子其他部分都拆掉后,火塘必须原地摆上7天或9天,才能拆掉。亚普扒说不清这一风俗的含义,或许是对火塘的纪念吧。
怒江边的新房子里,没有了火塘,煮饭用电饭煲,做菜用电磁炉,冬天取暖可能不需要了,倒是夏天需要电风扇,亚普扒自己买了一台。他已经习惯了听着怒江的滔滔江水声入睡,还在谋划着开个新超市。
称杆乡党委书记杨仕华说,当地傈僳族群众原来多数住着“千脚房”,近年来在脱贫攻坚中,通过易地搬迁安置解决一批,美丽宜居工程解决一批,农村危房改造解决一批,人们陆续住上了安全舒适的安居房。
虽然心里还怀念火塘,但在亚普扒的新生活中,火塘的角色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他说:“党的扶贫政策比火塘还温暖。”
:刘菁
乌兰察布较权威的白癜风医院新生儿肚脐贴哪个牌子好韶关专业白癜风治疗医院-
-
意甲前瞻拉齐奥状态平平亚特兰大客场强悍搭配
【意甲前瞻】拉齐奥状态平平,亚特兰大客场强悍周日009 意甲...
2020-06-06 | 民生救助
-
-
201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赛程公布中搭配
201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赛程公布 中国碰奥运强敌2012年世...
2020-05-31 | 民生救助
-
-
防城港市重点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议召开
防城港市重点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议召开11月28日,市重点党报...
2019-07-16 | 民生救助
-
-
2016年福建省八一军政座谈会召开
2016年福建省“八一”军政座谈会召开本报讯 在建军89周年即将...
2019-07-07 | 民生救助
-
-
中国人寿林芝分公司参与现场招聘活动
中国人寿林芝分公司参与现场招聘活动本消息 为充分发挥公共...
2019-07-05 | 民生救助
-
-
济难扶贫情暖人心
济难扶贫,情暖人心岁末年初,两节均至,在这寒气袭人的季...
2019-07-02 | 民生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