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风情

民政部發布會分析河北水災成因濫采亂挖侵占

民生风情  2019-12-30 04:20 字号: 大 中 小

民政部发布会分析河北水灾成因 滥采乱挖侵占河道埋下隐患

今天上午,民政部在京召开2016年三季度例行发布会

国家减灾办副主任、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杨晓东在会上分析河北水灾成因时指出,就主观原因而言,这些地方多年没有发生这么大的洪水,一些地方干部可能有麻痹大意的思想,一些干部群众包括企业员工防洪意识也比较薄弱,缺乏防洪避险经验,加之人为滥采乱挖、侵占河道、泄洪道修路建房,造成行洪能力差同时,个别地方的领导干部在落实上是不到位的

杨晓东分析,客观上,今年河北遭受的此次降雨确实范围广、强度大、峰值高,很多地方降水超过历史数据像我去过的邯郸下面的陶泉乡,降雨量达到了771毫米,是整个河北降雨量最高的,洪水特别是山洪来势特别猛,这是客观原因之一

据杨晓东介绍,河北一些乡镇地处山区,地势比较险峻,居民居住也很分散,加上强降雨、山洪来临的时候,尤其是晚上大量的群众来不及转移,也造成了人员的伤亡强降雨造成部分地区通讯、电力、交通中断,通讯预警不畅,信息不能及时发出,延误了转移和搜救时间

同时,地方防洪能力不足“我们大家的经验,一般南方地区经常遭受洪涝灾害,这些地方无论基层干部还是群众,在防御洪水这方面的意识和经验还是要充分得多,而河北这些地区从1996年8月洪灾以来已经20年没有遭受过这种强度甚至次于这种强度的洪水,因此,防洪能力严重不足”杨晓东说

杨晓东举例说,他在一些山区乡镇看到,一些小河沟、小河道支流众多,平时都是干涸的,大家可能对治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遇到强降雨时防洪行洪能力特别差而这些乡镇村庄的房屋,建设的时候也因为经济欠发达的原因,抗洪能力比较差因此河北倒损这么多房、伤亡人员比较多房屋设防水平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杨晓东看来,遇上这样天灾的情况下,个别地方的领导干部在落实上是不到位的,重视不够

,预判不足,对险情应对不力、处置不当,防范措施不到位,怀有侥幸心理,工作当中存在薄弱环节,因此出现了这么大的损失

杨晓东认为,这些经验教训值得这些灾区政府包括各级民政部门深刻总结和反思,对于在抗洪救灾当中工作不力的一些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河北省委、石家庄市委、邢台市委已经作出了初步的组织处理,下一步经过调查,分清,必将进行严肃的追责,相信地方党委政府会给社会公众一个答复

杨晓东披露,民政部救灾司和国家减灾中心建立了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应急制度,实时统计分析、评估、上报和发布灾情会同国家统计局,制定颁布《自然灾害灾情统计制度》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对于灾情统计的主体、指标要求和报送时限都有系统的全面的规定基于互联开发了灾情报送的信息系统,目前全国所有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以及25个省的乡镇这个层面已经实现了基于互联的报灾系统

杨晓东同时坦言,地方报送信息的时候依托于现代化技术手段,在脆弱的灾害环境当中,相应的一些工作系统失灵会带来灾情报送和发布上的问题

以河北为例,主观上,因为这些地方多年未受灾,虽然在大力加大灾害信息员的培训,可是很多基层的灾害信息员缺乏实际的操作和历练,应该说相关的工作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灾害来临以后基层的干部忙于抢险救灾转移群众,也造成了报送不及时同时,因为山区道路、电力通讯的中断,相应的报灾、核灾受到严重影响,只有地方的救灾工作组进入重灾区以后各种灾情才陆续报送上来

针对这种灾情报送不及时的情况,已经要求各地民政部门严格按照民政部7月19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灾情报送工作的紧急通知》,对于灾区交通、电力通讯中断情况马上组织人员采取各种办法进入到重灾乡镇和村庄,及时核查上报灾情,系统中断的地方可以口头报灾

此外,对于救灾工作不到位,特别是避险转移不及时的问题,强调各地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意识,按照国家减灾委《关于扎实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避险转移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紧急通知》要求,坚决果断做好受灾群众或者可能遭受灾害威胁群众的转移,宁可十防九空,也不可心存侥幸

防城港牛皮癣医院
承德治疗妇科医院
静脉曲张发痒怎么办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