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风情

揭秘徐向前在哪些关键时刻力挺过毛泽东节能

民生风情  2020-11-05 13:40 字号: 大 中 小

核心提示:徐向前对毛泽东充满了无限崇敬之情,在他一生中,始终维护毛泽东的领导。毛泽东对徐向前的人品极为赞赏,对他指挥作战的能力十分推崇,数次赞扬。经过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对徐向前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在林彪败逃后,毛泽东握着徐向前的手,连声说:好人,好人。

徐向前,原名徐象谦,字予敬。山西省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55年,在毛泽东亲自授衔授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0位元帅中,只有徐向前是唯一的北方人,也是与毛泽东相识最晚的一位。其实,早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他就奉党组织之命,四处寻找过毛泽东,只是没有找到而已。

后来,徐向前与毛泽东相识于长征途中。当时,徐向前是红四方面军的军事总指挥。当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暴露后,党中央率红一方面军连夜北上,陈昌浩询问徐向前:打不打?徐向前愤然说道: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从而避免了一场悲剧,从此也开始了他与毛泽东的伟大友谊。

徐向前对毛泽东充满了无限崇敬之情,在他一生中,始终维护毛泽东的领导。毛泽东对徐向前的人品极为赞赏,对他指挥作战的能力十分推崇,数次赞扬。经过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对徐向前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在林彪败逃后,毛泽东握着徐向前的手,连声说:好人,好人。

找毛泽东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26年底,徐向前到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任第一队少校队长。武汉军校名声很大,号称第二黄埔,全称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校长是蒋介石。

1927年3月,徐向前在武汉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在上海进行反革命大屠杀。不久,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反革命的国民政府,与武汉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政府相对立,形成宁汉分裂局面。六七月间,汪精卫与蒋介石的反革命勾结愈来愈紧密,武汉三镇一片混乱,许多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得到党的指示,先后离开武汉。

为保存革命力量,应付更大的反革命突然事变,党组织决定,派一部分人去张发奎的部队去工作。当时张发奎是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司令,其指挥部设在九江。共产党认为他是国民党左派,对他抱有幻想。徐向前也接到党组织通知,要他去张发奎的指挥部去工作,担任上尉参谋。当他收拾行装准备出发去九江的时候,党的地下交通给他送来一张纸条。他接过纸条一看,上面写着:找毛泽东。他看完纸条,抬起头来,地下交通已经无影无踪。再一细看那纸条的正面反面,只有找毛泽东四个字,别的什么也没有。没有地址,没有联系人,这可使他为难了。

徐向前第一次听说毛泽东的名字是在黄埔军校。1924年初春,徐向前怀着救国救民的愿望考入黄埔军校,很快知道了两个共产党人:一个是政治教官肖楚女;一个是任国民党宣传部长、《政治周报》主编的毛泽东。徐向前与黄埔军校的学生兵常在一起读书看报,谈论政治活动,看毛泽东的文章,对毛泽东的名字留下较深的印象。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没想到,几年以后,竟然要他去找毛泽东。这叫他作了难。心里想:到哪里去找毛泽东呀?他在武昌?在九江?还是在长沙?是交通粗心大意,还是不便说明地址?徐向前揣摩了半夜,也没有揣摩出个头绪。

无奈,徐向前只好先到九江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指挥部暂时栖身,一面当参谋,一面秘密打听有关毛泽东的消息。几天过去了,也没有毛泽东的一点消息。

夜里,徐向前睡不着,一直纳闷:为什么上级党组织让自己去找毛泽东呢?自己在黄埔军校认识了周恩来、陈毅,交通怎么没让自己去找他们,偏偏叫自己去找并不认识的毛泽东呢?

许多年之后,徐向前才知道了其中的理由: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准备奉命去发动秋收起义,急需一些军事骨干,有人把他给选上了。当然,徐向前最终与秋收起义无缘。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同志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徐向前得到这一消息后,暗暗盘算:找不到毛泽东,是不是奔南昌?这一想法还没有定下来,8月2日夜里,他突然接到紧急集合的命令。他和其他军官们被集合在一个大厅里,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不一会儿,张发奎带着卫兵来了。这位总司令几天前还信誓旦旦地保证,要和共产党合作,今天却突然翻脸了。他公然宣布:军中的CP(指共产党)分子三天内保护,三天后不再负责。何去何从,你们自己想办法。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张发奎剥去左派外衣,露出了反革命凶相,三天以后会干出什么样事,徐向前已经估计到了。他不能待下去了,要赶快离开。这时,徐向前又想起毛泽东。为了寻找党组织和毛泽东,徐向前决定重返武汉。第二天天不亮,他悄悄离开九江,乘船逆流而上。他想到武汉去找那位交通,通过交通再找党组织和毛泽东。

然而,徐向前在汉口码头一上岸,发现大街小巷充满了恐怖气氛。他已经预感到,寻找毛泽东更为困难了。他在一家小旅店住下,第二天去找那个秘密接头的交通站。说是交通站,实际上是街面上的一个小杂货铺。他一连去了几次,远远地看去,门总关着,空无一人。

显然,原接头地点已遭破坏,人已经转移了。徐向前在武汉住了两天,一无所获,于是决定到上海去找党中央。他由汉口坐船到了上海,在黄浦江边一家名叫泰安客栈的小旅馆住下。他白天出去转悠联络,很晚才回来,可是,一连十几天过去了,钱花光了,仍然没找到一丝线索。一天,他在街上突然碰到武汉军校一队的司务长李楚白,向李述说到上海的目的和这几个月的经历,特别问起毛泽东。李楚白说,他也不知道毛泽东在哪里。但徐向前在李楚白帮助下与党组织接上了关系。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徐向前回到旅馆,第二天吃早饭时又遇上山西老乡程子华。程子华曾是他在黄埔军校时的同学,又在武汉军校一起工作过,当他得知徐向前到上海也是找党时,很快帮助他与党中央取得了联系。

不几天,徐向前接到中央军委的通知,说广州组织起义,缺乏军事干部,要他即刻动身前往广州接受任务。于是,徐向前到广州参加广州起义。不久延伸阅读:,程子华也被派往广州,找贺龙、叶挺的部队。

广州起义后,徐向前先被中央军委派往海陆丰地区,后又到大别山发展革命武装,搞武装斗争。自那以后,寻找毛泽东的事就暂时搁下了。但毛泽东的大名却一直记挂在徐向前脑子里,他身在大别山,暗地里却特别注意打听毛泽东的消息。由于相距较远,加之敌人封锁,有关毛泽东的情况他知道得不多。

几年以后,徐向前才知道井冈山有个朱毛红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再后来,他又知道江西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是毛泽东。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与此同时,徐向前在大别山区也知道了毛泽东和朱德创造的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以及诱敌深入的战术,知道了一些毛泽东关于建设革命根据地的思想和红军的建设原则。毛泽东和朱德的名字以及他们用兵作战的思想,徐向前十分敬佩,特别注意学习中央红军的作战方法。这时,毛泽东却不知道革命队伍里有个徐向前,更不曾想到他将来会成为新中国的元帅。

毛泽东知道徐向前的名字,是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成立时。毛泽东听说徐向前这位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出色地指挥了许多战役,把他看作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但是,徐向前是怎么一个模样,毛泽东却从未见过,不得而知。

1935年5月上旬,率红四方面军转战到四川涪江流域江油、中坝地区的徐向前听说毛泽东率领的长途中的红一方面军准备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时,非常高兴。对于久已盼望见到毛泽东的他,不由想起八年前四处寻找毛泽东的情形。现在就要与他会合了,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徐向前对毛泽东非常佩服,特别是毛泽东提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名言,以及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他早已非常熟悉。

1949年4月24日晨5时半,太原前线我军对太原城内3万多守敌发起总攻。1300多门火炮,从四面八方对太原城进行轰击,在3个兵团和1个炮兵师及地方部队绝对优势兵力的突击下,太原守敌悉数被歼,阎锡山对山西人民长达38年的统治从此结束。太原战役共歼敌13.8万多人。不久,大同敌军亦即投诚,山西全境获得解放。

毛泽东看到太原解放的电报,高兴地说:太原和山西解放,我们就可以集中更多力量解决长江以南和西北地区的问题了。

五一节这一天,毛泽东签署中央贺电,向徐向前和周士第、罗瑞卿等及太原前线全体军民表示祝贺,贺电说:战犯阎锡山及其反动集团,盘踞山西,危害人民,业已三十八年,为国内军阀割据为时最久者。抗日时期,阎匪即与日本侵略军勾结妥协,与抗日人民为敌。近几年来,阎匪在蒋介石指挥下,参与反革命内战,节节溃败,最后退守太原一隅,犹作顽抗。此次我太原前线人民解放军奉命攻城,迅速解决,阎匪虽逃,群凶就缚。大同敌军,亦即投诚。从此山西全境肃清,华北臻于巩固。当此伟大节日,特向你们致热烈的祝贺。

受命出访苏联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一天,徐向前没能出席北京的开国大典,他正在青岛养病。

徐向前虽然未能出席新政府会议,但却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参谋长,同时还兼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由于他正在养病,总参谋部的工作由副总参谋长聂荣臻主持。

直到1950年5月,徐向前的病情才渐渐有所好转,到北京参加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期间,毛泽东见到他身体好转,甚是高兴,一再劝慰:静养,安心静养!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参战前后,徐向前移住北京,尽心尽力为毛泽东指挥抗美援朝战争提供帮助。可是入冬以后,他的病情又有复发,时常发烧,头痛更是剧烈。聂荣臻和薄一波来看他,他提出华北军区的工作需要加强,自己兼任华北军区的职务,应建议中央免除。聂荣臻按他的意见给中央写了报告。11月1日,毛泽东批示:征求向前同志同意,如果向前同意的话,可以这样办。同时还写了以下一段话:向前同志:前次见面时,我说可抄一些电报给你看。后来我觉得你还是静养,不看电报为好。故未叫机要处抄给你。

徐向前的精神:向前,向前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内战,开始是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几个月后,蒋介石的全面进攻即遭失败,于是又转为向陕北、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

11月18日,中共中央决定暂时放弃延安。正在延安养病的徐向前和徐特立一家、郑位三一家、王明一家,以及刘少奇的爱人王前,共20多人,被先行疏散到绥德。在离开延安的前一天,毛泽东在枣园召集了一次领导干部会议,同时为他们先行疏散的同志送行。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徐向前临别依依,要毛泽东保重,话语间流露了自己不能上前线的遗憾。毛泽东谈笑如常,握着他的手说:解放战争非打不可,可能打三年、五年或者十年,你们要做好这个精神准备。徐向前请求上前线,毛泽东先是点点头,然后说:先养病,不会让你闲着的。

徐向前到绥德后,仍不甘心留在后方,便向中央写了报告,请求到晋东南工作。中央复电同意他先去太行解放区养病,然后到晋冀鲁豫军区工作。1947年2月,徐向前与爱人黄杰到达山西长治,6月13日,中央军委任命他担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担负起了解放山西的任务。

徐向前带病率部出征,先后指挥了解放运城、临汾、晋中和太原的战役,他敢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勇于连续作战,一股作气,打到最后五分钟。

坚持最后五分钟是徐向前在运城战役中发出的战斗命令,后来成为他的一句军事名言。他说:最后五分钟是决定胜负的关头。这种时候,最容易动摇军心,最容易把最后决胜的时机放过去。因此须牢记一条,当你是困难最严重的时候,也是敌人最严重最困难的时候,常常是你因困难在决心发生动摇的时候,而恰恰是敌人对胜利已感到绝望的时候。这种时机是最紧要的关头,这种时机决定于何方能坚持,何方能够熬过这最后五分钟,何方就能取得胜利。

核心提示:徐向前对毛泽东充满了无限崇敬之情,在他一生中,始终维护毛泽东的领导。毛泽东对徐向前的人品极为赞赏,对他指挥作战的能力十分推崇,数次赞扬。经过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对徐向前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在林彪败逃后,毛泽东握着徐向前的手,连声说:好人,好人。

徐向前,原名徐象谦,字予敬。山西省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55年,在毛泽东亲自授衔授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0位元帅中,只有徐向前是唯一的北方人,也是与毛泽东相识最晚的一位。其实,早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他就奉党组织之命,四处寻找过毛泽东,只是没有找到而已。

后来,徐向前与毛泽东相识于长征途中。当时,徐向前是红四方面军的军事总指挥。当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暴露后,党中央率红一方面军连夜北上,陈昌浩询问徐向前:打不打?徐向前愤然说道: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从而避免了一场悲剧,从此也开始了他与毛泽东的伟大友谊。

徐向前对毛泽东充满了无限崇敬之情,在他一生中,始终维护毛泽东的领导。毛泽东对徐向前的人品极为赞赏,对他指挥作战的能力十分推崇,数次赞扬。经过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对徐向前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在林彪败逃后,毛泽东握着徐向前的手,连声说:好人,好人。

找毛泽东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26年底,徐向前到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任第一队少校队长。武汉军校名声很大,号称第二黄埔,全称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校长是蒋介石。

1927年3月,徐向前在武汉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在上海进行反革命大屠杀。不久,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反革命的国民政府,与武汉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政府相对立,形成宁汉分裂局面。六七月间,汪精卫与蒋介石的反革命勾结愈来愈紧密,武汉三镇一片混乱,许多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得到党的指示,先后离开武汉。

为保存革命力量,应付更大的反革命突然事变,党组织决定,派一部分人去张发奎的部队去工作。当时张发奎是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司令,其指挥部设在九江。共产党认为他是国民党左派,对他抱有幻想。徐向前也接到党组织通知,要他去张发奎的指挥部去工作,担任上尉参谋。当他收拾行装准备出发去九江的时候,党的地下交通给他送来一张纸条。他接过纸条一看,上面写着:找毛泽东。他看完纸条,抬起头来,地下交通已经无影无踪。再一细看那纸条的正面反面,只有找毛泽东四个字,别的什么也没有。没有地址,没有联系人,这可使他为难了。

徐向前第一次听说毛泽东的名字是在黄埔军校。1924年初春,徐向前怀着救国救民的愿望考入黄埔军校,很快知道了两个共产党人:一个是政治教官肖楚女;一个是任国民党宣传部长、《政治周报》主编的毛泽东。徐向前与黄埔军校的学生兵常在一起读书看报,谈论政治活动,看毛泽东的文章,对毛泽东的名字留下较深的印象。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没想到,几年以后,竟然要他去找毛泽东。这叫他作了难。心里想:到哪里去找毛泽东呀?他在武昌?在九江?还是在长沙?是交通粗心大意,还是不便说明地址?徐向前揣摩了半夜,也没有揣摩出个头绪。

无奈,徐向前只好先到九江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指挥部暂时栖身,一面当参谋,一面秘密打听有关毛泽东的消息。几天过去了,也没有毛泽东的一点消息。

夜里,徐向前睡不着,一直纳闷:为什么上级党组织让自己去找毛泽东呢?自己在黄埔军校认识了周恩来、陈毅,交通怎么没让自己去找他们,偏偏叫自己去找并不认识的毛泽东呢?

许多年之后,徐向前才知道了其中的理由: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准备奉命去发动秋收起义,急需一些军事骨干,有人把他给选上了。当然,徐向前最终与秋收起义无缘。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同志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徐向前得到这一消息后,暗暗盘算:找不到毛泽东,是不是奔南昌?这一想法还没有定下来,8月2日夜里,他突然接到紧急集合的命令。他和其他军官们被集合在一个大厅里,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不一会儿,张发奎带着卫兵来了。这位总司令几天前还信誓旦旦地保证,要和共产党合作,今天却突然翻脸了。他公然宣布:军中的CP(指共产党)分子三天内保护,三天后不再负责。何去何从,你们自己想办法。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张发奎剥去左派外衣,露出了反革命凶相,三天以后会干出什么样事,徐向前已经估计到了。他不能待下去了,要赶快离开。这时,徐向前又想起毛泽东。为了寻找党组织和毛泽东,徐向前决定重返武汉。第二天天不亮,他悄悄离开九江,乘船逆流而上。他想到武汉去找那位交通,通过交通再找党组织和毛泽东。

然而,徐向前在汉口码头一上岸,发现大街小巷充满了恐怖气氛。他已经预感到,寻找毛泽东更为困难了。他在一家小旅店住下,第二天去找那个秘密接头的交通站。说是交通站,实际上是街面上的一个小杂货铺。他一连去了几次,远远地看去,门总关着,空无一人。

显然,原接头地点已遭破坏,人已经转移了。徐向前在武汉住了两天,一无所获,于是决定到上海去找党中央。他由汉口坐船到了上海,在黄浦江边一家名叫泰安客栈的小旅馆住下。他白天出去转悠联络,很晚才回来,可是,一连十几天过去了,钱花光了,仍然没找到一丝线索。一天,他在街上突然碰到武汉军校一队的司务长李楚白,向李述说到上海的目的和这几个月的经历,特别问起毛泽东。李楚白说,他也不知道毛泽东在哪里。但徐向前在李楚白帮助下与党组织接上了关系。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徐向前回到旅馆,第二天吃早饭时又遇上山西老乡程子华。程子华曾是他在黄埔军校时的同学,又在武汉军校一起工作过,当他得知徐向前到上海也是找党时,很快帮助他与党中央取得了联系。

不几天,徐向前接到中央军委的通知,说广州组织起义,缺乏军事干部,要他即刻动身前往广州接受任务。于是,徐向前到广州参加广州起义。不久,程子华也被派往广州,找贺龙、叶挺的部队。

广州起义后,徐向前先被中央军委派往海陆丰地区,后又到大别山发展革命武装,搞武装斗争。自那以后,寻找毛泽东的事就暂时搁下了。但毛泽东的大名却一直记挂在徐向前脑子里,他身在大别山,暗地里却特别注意打听毛泽东的消息。由于相距较远,加之敌人封锁,有关毛泽东的情况他知道得不多。

几年以后,徐向前才知道井冈山有个朱毛红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再后来,他又知道江西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是毛泽东。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与此同时,徐向前在大别山区也知道了毛泽东和朱德创造的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以及诱敌深入的战术,知道了一些毛泽东关于建设革命根据地的思想和红军的建设原则。毛泽东和朱德的名字以及他们用兵作战的思想,徐向前十分敬佩,特别注意学习中央红军的作战方法。这时,毛泽东却不知道革命队伍里有个徐向前,更不曾想到他将来会成为新中国的元帅。

毛泽东知道徐向前的名字,是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成立时。毛泽东听说徐向前这位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出色地指挥了许多战役,把他看作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但是,徐向前是怎么一个模样,毛泽东却从未见过,不得而知。

1935年5月上旬,率红四方面军转战到四川涪江流域江油、中坝地区的徐向前听说毛泽东率领的长途中的红一方面军准备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时,非常高兴。对于久已盼望见到毛泽东的他,不由想起八年前四处寻找毛泽东的情形。现在就要与他会合了,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徐向前对毛泽东非常佩服,特别是毛泽东提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名言,以及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他早已非常熟悉。

1949年4月24日晨5时半,太原前线我军对太原城内3万多守敌发起总攻。1300多门火炮,从四面八方对太原城进行轰击,在3个兵团和1个炮兵师及地方部队绝对优势兵力的突击下,太原守敌悉数被歼,阎锡山对山西人民长达38年的统治从此结束。太原战役共歼敌13.8万多人。不久,大同敌军亦即投诚,山西全境获得解放。

毛泽东看到太原解放的电报,高兴地说:太原和山西解放,我们就可以集中更多力量解决长江以南和西北地区的问题了。

五一节这一天,毛泽东签署中央贺电,向徐向前和周士第、罗瑞卿等及太原前线全体军民表示祝贺,贺电说:战犯阎锡山及其反动集团,盘踞山西,危害人民,业已三十八年,为国内军阀割据为时最久者。抗日时期,阎匪即与日本侵略军勾结妥协,与抗日人民为敌。近几年来,阎匪在蒋介石指挥下,参与反革命内战,节节溃败,最后退守太原一隅,犹作顽抗。此次我太原前线人民解放军奉命攻城,迅速解决,阎匪虽逃,群凶就缚。大同敌军,亦即投诚。从此山西全境肃清,华北臻于巩固。当此伟大节日,特向你们致热烈的祝贺。

受命出访苏联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一天,徐向前没能出席北京的开国大典,他正在青岛养病。

徐向前虽然未能出席新政府会议,但却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参谋长,同时还兼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由于他正在养病,总参谋部的工作由副总参谋长聂荣臻主持。

直到1950年5月,徐向前的病情才渐渐有所好转,到北京参加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期间,毛泽东见到他身体好转,甚是高兴,一再劝慰:静养,安心静养!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参战前后,徐向前移住北京,尽心尽力为毛泽东指挥抗美援朝战争提供帮助。可是入冬以后,他的病情又有复发,时常发烧,头痛更是剧烈。聂荣臻和薄一波来看他,他提出华北军区的工作需要加强,自己兼任华北军区的职务,应建议中央免除。聂荣臻按他的意见给中央写了报告。11月1日,毛泽东批示:征求向前同志同意,如果向前同意的话,可以这样办。同时还写了以下一段话:向前同志:前次见面时,我说可抄一些电报给你看。后来我觉得你还是静养,不看电报为好。故未叫机要处抄给你。

5月下旬,红一方面军已进入川康边,正经会理、冕宁北上,两军会师指日可待。喜讯传来,红四方面军总部立即派三十军政委李先念率一部兵力西进小金川地区,扫清敌人,接应中央红军。

4 of 12行前,徐向前特别向李先念交待,要他从各部队多抽调一些炊事人员,带上粮食、盐巴和炊具,会师时配给红一方面军。他说:我们西征时吃过苦头,炊具丢了,炊事员跑散了,部队没饭吃。这次要先帮助兄弟部队解决吃饭的问题。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6月8日,李先念率部攻占懋功、达维一带。这时中央红军已先后占领安顺场和泸定桥,渡过无险大渡河,经天全、芦山向宝兴急进。两军会师就在眼前。

6月12日,徐向前奉命代表红四方面军起草了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川西北的敌我态势,表示红四方面军及川西北数百万工农群众,正准备以十二万分的热忱欢迎我艰苦转战的中央西征大军。并建议:西征军万里长征,屡克名城,迭摧强敌,然长途跋涉,不无疲劳,休息补充亦属必要。最好西征军暂住后方固阵休息补充,把四方面军放在前面消灭敌人,究以先打胡(宗南)还是先打刘(文辉),何者为好,请兄方按各方实况商决示知为盼。徐向前派警卫员康先海带一个警卫班,将这封密信从他所住的会理县送到懋功。他再三叮嘱康先海:信一定要送到毛主席手里。

6月12日,李先念率领的先头部队在夹金山下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15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中央红军和党中央领导人抵达懋功,会见了李先念等同志。

为了欢迎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徐向前命令红四方面的红军指战员打草鞋,织毛袜,捐慰问品。仅红四方面军的第三十一军一批就送给中央红军衣服500件,草鞋1400双,毛袜500双,毛毯l00条,布鞋170双、袜底200双。

徐向前与红一方面军相会,最先见到的是彭德怀。7月6日,徐向前奉命率10多个团,从理番地区出发,沿川北的黑水河北岸前进。7月中旬,红一方面军的红三军团已进抵黑水、芦花地区。军团长彭德怀得悉徐向前所部正向维谷开进,当即率一个团前来接应。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维谷渡口的索桥已被敌人破坏,两岸的红军只能隔河相望。徐向前来到河岸,只见对岸走在部队最前面的一个人挥动着手中的斗笠在呼喊。徐向前也挥动八角帽回话,因水声太大,谁也听不清楚对方在说什么。第二天早晨,徐向前从维谷赶到亦念附近,找到一条绳索,坐在竹筐里滑过去,终于跟彭德怀相会了。他们见面之后,彼此通报了情况。

因桥未架好,大部队无法过河,徐向前率部在维谷一带住了两天才抵芦花。这时,张国焘、陈昌浩和党中央领导机关也陆续来到芦花。直到这时,徐向前才第一次见到毛泽东。那是在藏民地区一座简陋的房子里,徐向前和他久已盼望的毛泽东头一次握手相会,同时在场的还有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领导人。

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你就是那个在鄂豫皖大别山搞斗争的徐总指挥呀!向前同志,你辛苦了!

徐向前说:毛主席,我很早就想找到你!只是

毛泽东并不知道八年前徐向前接那张纸条的事,只是说:我也是一样想念你们啊!当时,毛泽东最关心的是敌情,所以,谈话内容很快转到有关敌人的情况上来,徐向前八年前曾经找过毛泽东的事一直没有谈出来。

其实,徐向前在红四方面军工作,心情并不痛快。因为张国焘很难共事,对徐向前一直存有疑心,是用而不信,许多事使他左右为难。他见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时,最想说的话就是提出请求,希望离开四方面军,由中央另分配一个工作。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同毛泽东的交谈中,徐向前就表达了这个意思。但毛泽东听后只是微笑,没有表态。其他领导人也都只是听,不说话。

毛泽东有意把话题支开,说:向前同志,你们这些年工作成绩很大,创造了两个大苏区,打了好多大胜仗啊!

徐向前又转回来,说:我这个人水平不高,能力差,想请求中央另分配工作。毛泽东仍是微笑。这一问题的谈话没有继续下去。他们谈话的内容很快转到了关于敌情和北上作战的问题上。

关于敌情,毛泽东询问得很详细。徐向前把周围敌人的兵力部署、各路敌人的作战特点及装备情况,均一一作了详细介绍。

第二天,在芦花的一片草地上举行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授奖仪式。毛泽东代表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将一枚五星金质奖章授予徐向前。这枚奖章是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临时政府决定授给八位将领的,徐向前是其中之一,当时因为徐向前远在大别山区,这枚奖章一直保存着。

其实,徐向前本人就是这样。在前线,每在战斗激烈的时刻,他常亲临前线指挥。他病得不能行走、不能骑马时,就坐在担架上指挥部队拼搏。有好几次差点儿去见马克思。

毛泽东对人说:徐向前的战斗精神就像他的名字那样:向前,向前。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从1947年6月到1949年4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徐向前率部歼灭了阎军30万人之多,解放了山西全境。对于徐向前的指挥艺术,毛泽东颇为称道,曾多次通报全军进行赞扬。

1948年5月18日,徐向前指挥部队打下了晋南重镇临汾。这一仗打得很艰苦,但也取得了攻坚战的经验。战役结束后,徐向前写了《临汾战役经过和主要经验》《临汾敌之防御配系及工事构筑的实际情形》和《临汾战役战术总结》等报告,上报中央,得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毛泽东在《给东北野战军领导的电报》中说:徐向前同志指挥之临汾作战,我以九个旅(其中只有两个旅有攻城经验),攻敌两个正规旅及其他杂部共约两万人,费去七十天时间,付出一万五千人的伤亡,终于攻克。我军九个旅(约七万人)都取得攻坚经验,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大胜利。临汾阵地是很坚固的,敌人非常顽强。敌我两军攻防之主要方法是地道斗争。我军用多数地道进攻,敌军亦用多数地道破坏我之地道,双方都随时总结经验,结果我用地道下之地道获胜。

临汾既下,晋南全境解放,晋冀鲁豫解放区和晋绥、西北解放区已连成一片,阎锡山统治区域缩小,处境更加孤立。接着,徐向前指挥部队马不停蹄,北上晋中,发起了晋中战役。1948年6月,徐向前指挥部队取得歼灭敌亲训师、亲训炮兵团和暂编第四十师大部的胜利。全军指战员们兴高彩烈,称颂徐老总真是神机妙算,连敌人都乖乖地听他调动!徐向前及时向军委作了总结报告。毛泽东看了这个报告,立即加上批语,转发全军。批语说:我们很需要此种战役总结报告。希望各兵团在每一战役结束后,不论胜负及胜利大小均向军委做一总结报告,以利交流和总结经验。

在围歼赵承绶集团之战斗正酣的时候,徐向前的目光已转向太原。7月15日晚,他和周士第报告军委,提出拟在完成榆次以南作战后,即行北上,完成对太原的包围,有可能即将夺取太原的意见。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二天,军委复电同意。电报是毛泽东写的。同时,毛泽东还发电报给粟裕和华东局、中原局。电报说:我徐向前同志所部三个纵队,于攻克临汾伤亡一万五千人之后,仅休息二十天即北上作战,连续歼灭阎锡山军七个师(等于旅)又四个军部(等于整编师部),现尚包围敌两个师,又两个总队(略等于旅),又一个军部,又一个总指挥部于榆次以南正歼击中。向前所部仅一个纵队有二万余人,其余两个纵队各一万余人,此次大战估计将伤亡万余,军委正令该军于完成榆次以南作战后,立即抢占太原飞机场,准备夺取太原。此种情形,望宣示干部,鼓励士气。

毛泽东没有给徐向前直接发电,予以褒奖,然而,却对徐向前所指挥的部队的显赫战绩向全军作了宣扬。

晋中战役以歼灭阎锡山10万余人、解放晋中全部土地而胜利告终。1948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发电祝贺:庆祝你们继临汾大捷后,在晋中地区歼灭敌一个总部、五个军部、九个师、两个总队及解放十一座县城的伟大胜利。晋中战役在向前、士第两同志直接指挥之下,由于全军奋战,人民拥护,后方努力生产支前,及各战场的胜利配合,仅仅一个月中,获得如此辉煌的战绩,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现在我军已临太原城下,最后地结束阎锡山反动统治的时机业已到来。凤凰体育讯 本周中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为夺取太原,解放太原人民而战!

接到中央电报,徐向前和全体指战员受到巨大鼓舞,解放太原的决心和信心更大了。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九月会议上,毛泽东点名让徐向前介绍晋中战役的经验1948年8月中旬,徐向前抱病前往西柏坡,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九月会议。这时的徐向前,肋膜炎复发,身体极为虚弱。他路经石家庄,在和平医院作检查,医生说他的旧病有发展,消化和吸收能力极差,体质虚弱,需要静养三个月。

夫人黄杰劝他多休息几天。徐向前却说:医生的话不能不听,也不能全听。我还要去中央参加会议呢!

9月初,徐向前就赶到西柏坡。毛泽东见到他,极为兴奋。尽管他不愿意把病情告诉毛泽东,但毛泽东还是知道了他病得不轻,嘱咐他要好好休养。

会议开始前,各地汇报情况。7日,徐向前发言。当他讲到华北第一兵团进入晋中战役的部队,总共是55950人时,毛泽东当即插话说:哎呀!你们还不到6万人,一个月就消灭了阎锡山10万人,单是正规军就搞掉他8个整旅。你说一说,你们那个晋中战役是怎样打的?徐向前说:我们是按主席的军事思想

毛泽东摇手。那手势,那笑容,包含着对徐向前谦虚作风的称赞和深爱。

接着,他汇报打太原的设想:敌我炮火大体相等,兵力也相当,我共9万多人,敌也9万多人,其中民卫军1.5万人,因此打起来是有困难的。但打是一定要打下来的。我已经给部队讲过,我们就是长出白胡子,也要把太原打下来。

毛泽东对徐向前的汇报很满意。会议正式开始后,毛泽东作了重要报告。为了更快地夺取全国胜利,会议检查了以前的工作,规定了今后的任务。其中,要求华北徐向前兵团,在一年内歼灭阎锡山14个旅左右(包括此前已歼8个旅在内),并攻占太原。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会议休息中间,毛泽东和徐向前一起在室外散步。在谈到假如阎锡山接受谈判条件,同意和平解决时,毛泽东说:你请阎锡山把军队开到汾孝一带,我们的部队开进太原,那样麻烦就少了。

徐向前说:能和平解决太原最好,不过

毛泽东问:你说不可能?

徐向前说:我们那个老乡阎锡山,生性奸诈,不会轻易让出他那个独立王国。他派人勾结陈纳德,邀请美国参观太原的碉堡,把太原搞成碉堡城了。他还幻想美国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他还可以重新出头。

毛泽东说:反动派是靠这一手。

徐向前说:解决太原问题,我们还是要照主席讲的干,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毛泽东点头说:恐怕是这样。

中央九月会议是一次推动解放战争加速胜利的重要会议。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从此揭开。

徐向前自觉病情严重,怕支持不了几个月的时间而中途倒下,完不成解放太原的任务。他想来想去,还是找刘少奇谈了自己的想法。刘少奇说:你的身体状况中央很清楚,但现在实在抽不出人来顶替你。你先回石家庄住院,休息一下,争取把太原打下来再好好养病。

9月13日,会议结束。之后,徐向前让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先返回太原前线,他到石家庄和平医院看病。10月6日,徐向前抱病从石家庄出发,于10日回到太原前线。

徐向前由于日夜指挥作战,于11月11日又病倒了,不能吃不能喝,烧得厉害。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对此非常关心。11月22日,军委发电:向前患病甚念。望嘱钱部长(即钱信忠,时任华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妥为诊治,并望你们注意照护,使之能完全摆脱工作,静养一个时期,徐病状望随时报告。毛泽东在签发这份电报时又加上一句:如病情严重,应来中央医院,至要。

11月29日,毛泽东致电徐向前:闻病极念,务望安心静养,不要挂念工作,前方指挥由周(士第)、胡(耀邦)、陈(漫远)担负,你病情略好能够移动时,即来中央休养,待痊愈后再上前线。总之,治疗与休养是第一等重要,病好一切好办。

七届二中全会,徐向前因病没有参加。毛泽东要彭德怀返回西北途中,去太原前线看看。彭德怀路经太原,徐向前向他介绍了攻击太原的详细方案和准备情况。完了,徐向前说:我的肋膜两次出水,胸背疼痛,实在挪不动,你留下来指挥攻城吧!

彭德怀见徐向前的身体确实很弱,便答应了。报经中央军委批准,彭德怀留在太原前指。为避免军心动摇,各种命令仍使用太原前线司令部司令兼政治委员徐向前的名义。

毛泽东明确地向徐向前提出:培养干部,准备反攻,这就是要你去抗大的目的。具体地讲,要抓好三项工作:第一、思想教育是中心环节;第二、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第三、审查干部,巩固内部。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徐向前领受任务后,简单做了准备,就从延安出发,赶往绥德抗大校部,路上整整走了四天。由于战争环境的关系,抗大总校的校址经常变换,从保安到延安,到晋察冀,到晋东南,又到冀南平原。1943年2月抗大总校又从冀南的邢台地区转来陕北绥德县的西山寺。

不久,李井泉也来了。抗大的领导班子正式组成。因为抗大总校刚从冀南敌后抗日根据地迁来,同时中央又决定将设在晋察冀根据地的一分校、晋西北的七分校、延安的三分校(即军事学校)与总校合并,学校的规模就扩大了。合并以后,在校学员统称为抗大第八期。

徐向前担任校长后,带领全校师生一面挖窑洞,建校舍,一面接收学员。开课后,他组织学员学军事,学政治,学文化,很快使抗大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局面。

抗大,抗大,越抗越大。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徐向前在担任抗大校长的两年多时间里,为中国革命培育了一大批优秀将才。

1945年8月间,抗大第八期学员提前毕业,分赴各抗日战场。总校也迁往东北,迎接新的战斗任务。此时,徐向前因患肋膜炎而出院不久,故仍留在延安养病。

徐向前的精神:向前,向前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内战,开始是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几个月后,蒋介石的全面进攻即遭失败,于是又转为向陕北、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

11月18日,中共中央决定暂时放弃延安。正在延安养病的徐向前和徐特立一家、郑位三一家、王明一家,以及刘少奇的爱人王前,共20多人,被先行疏散到绥德。在离开延安的前一天,毛泽东在枣园召集了一次领导干部会议,同时为他们先行疏散的同志送行。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徐向前临别依依,要毛泽东保重,话语间流露了自己不能上前线的遗憾。毛泽东谈笑如常,握着他的手说:解放战争非打不可,可能打三年、五年或者十年,你们要做好这个精神准备。徐向前请求上前线,毛泽东先是点点头,然后说:先养病,不会让你闲着的。

徐向前到绥德后,仍不甘心留在后方,便向中央写了报告,请求到晋东南工作。中央复电同意他先去太行解放区养病,然后到晋冀鲁豫军区工作。1947年2月,徐向前与爱人黄杰到达山西长治,6月13日,中央军委任命他担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担负起了解放山西的任务。

徐向前带病率部出征,先后指挥了解放运城、临汾、晋中和太原的战役,他敢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勇于连续作战,一股作气,打到最后五分钟。

坚持最后五分钟是徐向前在运城战役中发出的战斗命令,后来成为他的一句军事名言。他说:最后五分钟是决定胜负的关头。这种时候,最容易动摇军心,最容易把最后决胜的时机放过去。因此须牢记一条,当你是困难最严重的时候,也是敌人最严重最困难的时候,常常是你因困难在决心发生动摇的时候,而恰恰是敌人对胜利已感到绝望的时候。这种时机是最紧要的关头,这种时机决定于何方能坚持,何方能够熬过这最后五分钟,何方就能取得胜利。

杭州白癜风医院排名
婴儿能贴丁桂儿脐贴吗
广州看白癜风专科医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