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风情

扩展还是退守陶瓷企业转型期的迷茫美食

民生风情  2020-12-27 05:33 字号: 大 中 小

谢晋,佛山陶瓷行业一家创业型的中小企业老板,掌管着20来个员工的生计。出生于1982年的他,自1998年投身于陶瓷行业,到现在已经创业快20个年头,经历了从陶瓷终端小店主到炒货批发主,再到代理,直到自己开公司做品牌的艰辛历程。他这一路走来,也经历了二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每次都很巧妙地站到了经济转暖的风口上,甚至还搭上了顺风车,成就了他今天的企业。而这一次经济下行,实体出现危机,他有点迷茫,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走。 行业大咖们都说,陶瓷行业还有三到五年的低谷期,这三到五年的低谷期,对于我们这些刚起步的小企业来说,不知道该拓展扩张,还是以保守为主。 谢晋说,刚开始他进入行业做生意,连产品都不要怎么挑选,只要选个地方可以卖货就行了,再后来就要考虑选择卖什么样的产品了。但现在跟以前不同,现在是选择商业模式如何转型的问题。 如果现在选对了路,以后的发展就会更好,跳得更高。

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难以转型升级,就会逐渐走向 下坡路 ,但盲目扩张,又有可能因资金不足导致转型失败。因此,谢晋面对的转型迷茫,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转型的双重压力下,数量最大、最活跃的群体的小微企业主的迷茫。

起步

取消福利分房后,他进入行业三年赚到了一百万

谢晋走上陶瓷行业这条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父亲的影响。在1992年中国开放市场经济之前的上世纪80年代,谢晋的父亲就开始做陶瓷生意了。 我父亲应该是广州第一代陶瓷贩子了,那时候因为家里穷,只是为了谋生,没有想过谋求更大的发展。

谢晋觉得自己跟父亲最大不同是,他是一个不甘于平凡的人。 我从小的想法是,不是说要赚多少钱才收手,而是要做出但这项政策在实际操作中一个品牌,像超市和麦当劳一样,在大家的身边有一家店或者是一个品牌,当别人说起的时候,会提起我的名字,那是我的店,我的品牌。

谢晋16岁那年,也就是1998年,读初二的他决定辍学做生意。父亲给了谢晋五千块钱,他就自己跑到广州沥滘的城中村,租了一个门面,做起了陶瓷生意。谢晋觉得自己比较幸运,一开始进入陶瓷行业,就碰到了最好的时机。

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中国的民营企业也开始第一次大批倒闭。直到1998年6月,中国决定取消实行了40多年的福利分房制度,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中国进入房地产消费时代,与房地产紧密相关的建材行业,也进入了市场增量发展的 高速公路 。

房地产刚开始发展,都是毛坯房,开发商卖给消费者,就自己买陶瓷产品装修,所以那个时候对我们做终端,生意很好做。 谢晋说他的小门店,一天进店看瓷砖的客户,跟超市差不多,络绎不绝,他跟和他妹妹两个人,每天都忙不过来,一天能接待最少也有七八拔的客人。

那时,16岁的谢晋很瘦小,看上去就是一个小孩,客户对他的信任度还不是很高。 客户一进门,看到我在守店,就让我叫大人出来,我说这就是我开的店,别人都不相信。

谢晋觉得自己遇上了一个很好的时代,因为房地产的发展,做终端生意的他,根本不用考虑产品的问题,只要有货,就能卖出去。因此在短短三年的时间,他就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也是他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谢晋说自己搭上了一个时代的顺风车,但是也错过了这样的一个好机遇,主要是那时候年龄不大,要不可以赚得更多。

在中国经济总量中小微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学费

在陶瓷行业的生涯里,没有很好的导师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经2007年股票和房产炒热的中国经济急转直下。这一年,谢晋鬼使神差地离开陶瓷行业开了一家烟酒行,避过房地产下行的风暴。

2009年,政府投入4万亿托市,******了新一轮房地热,同时避开了全球经济危机。2010年,谢晋重回陶瓷行业,他在珠海新开了一家门店。 珠海店生意也不错,有时一天能卖四卡车的货。 虽然终端做得有声有色,但谢晋并不甘心,他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想创立自己的品牌,这是他从小的梦想。谢晋觉得,做陶瓷还是得回佛山,毕竟这里是陶瓷的产业集中地。2010年年底,带着做事业抱负的他,回到佛山,准备大干一场,完成自己事业的转型,从终端走向品牌,第一步,他选择做代理。

说实话,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没有很好的导师,我是自己一步步摸索出来的,也交了不少学费。 刚到佛山的谢晋,在石湾番村物流批发市场租下一个仓库,和一家私抛厂合作,成为这家私抛厂广东省抛光砖总代理。但这一次他吃了没经验的亏。

因为厂家在广东省内,离经销商近,小批量的货,经销商会从我这里拿,但大批量的货,可能就直接从厂家拿了。厂家名义上说不会直接卖砖给经销商,但生意来了谁不会去做呢。 等谢晋发现这个合作模式的漏洞时,已经亏空好几十万。他决定放弃,去代理当时很小众的仿古砖。

2011年正是仿古砖起步阶段,很多朋友建议谢晋,不如继续做抛光砖,抛光砖能做得起量,而且那时抛光砖价格也高。 我当时想的就是,人人都说好做,你再去做肯定是迟了,别人说不好做,你去做才有空间。

事实证明,谢晋的选择是对的,仿古砖在市场上慢慢热了起来,特别是受到了设计师的欢迎,他的生意也很快有了起色。 这几年微晶石、抛光砖、全抛釉、瓷片等这些产品的价格,都下降得很厉害,但是仿古砖的价格还是很稳定的。

生意做起来后,想您在使用竞价排名的时候做的是全国推广做品牌的谢晋,就想从代理转向自己做品牌。2012年,他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和品牌。这次,谢晋选择了一家福建的企业为他贴牌,但缺少贴牌经验又急于找厂家的他,又一次跳进了坑里。厂家欺负他对贴牌行情不熟,说贴牌需要先交10万块钱定金,如每年能销500万元的货,定金就退还,否则被当成违约金没收。谢晋最终没能完成厂家的量,10万元定金就打了水漂。

虽然交了不少的学费,谢晋在通往品牌的路上,还是慢慢走上了正轨。201 年,他从佛山石湾番村的物流批发市场,搬到了佛山专业陶瓷市场瓷海国际,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400多平方米的展厅,也正式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并且在全国各地了200多个经销商,每个月的营业额也到上升到了百万元左右。

在转型的十字路口,正如某陶瓷企业广告语所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路口

是冒险拿大展厅,还是退守写字楼?

但再一次,谢晋走到了选择的十字路口。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已经有20多家上规模的陶瓷企业倒下。而与此同时,卖场一片萧条,各地卖场撤店现象也在不断发生,所有的企业和经销商都在问,消费者去哪里了。

搬进瓷海国际将近两年的谢晋,在考虑撤出的问题。不过,他所想的是,是搬到展厅面积更大的华夏陶瓷城?还是搬到瓷海国际对面的新兴商业体绿岛湖的写字楼里的去。谢晋用退守和拓展来形容自己面临的选择,在他看来,搬到华夏陶瓷城换大展厅,是他在现在市场环境下进一步的拓展,而搬去不需要展厅的绿岛湖写字楼,则是退守。

从去年开始的经济下行,给我的感觉跟前两次危机不一样,一来我对未来两三年经济形势的判断不太明朗,二来担心的就是电商对行业的冲击。 以前谢晋的心思主要是思考在哪里做生意,卖什么产品的问题,而现在,他需要考虑的是公司怎么转型发展的问题,是退,还是进。

谢晋在华夏陶瓷城考察了三四家将要撤离的展厅,每一家展厅都有一千多个平方,只要他愿意搬进来,转让费都不需要,只需付租金即可。从租金来看也便宜很多,谢晋谈的那个展厅,每平方25元钱,比而他在瓷海国际租下的展厅,每平方需要40多元钱。

以个人性格来决定公司的发展的话,甘愿去冒险一点,去扩张,去拓展。有句话这样说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谢晋认为,如果行业发展得很好,那么对于他这样的小企业来说,发展就没有多少空间,因为竞争更激烈。既然大环境不好,也就意味着很多发展的空间被腾出来,如果不抓住这个时机去扩张,以后可能就没有这个契机。

但是现在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了,也包括公司二十来号人的事情了,公司的发展,也关系到他们的发展。 谢晋觉得自己变得更加小心谨慎了,再没以前轻资本的运作时那么轻松,以前如果不想做,只要把店一关,钥匙一交就可以,但现在牵挂的东西太多,每个决策都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

有时,谢晋觉得自己的思维还停留在以往的生意经验中,有些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他将自己的产品定位成特色路线,而不走大众化的路线,目标群体是80、90甚至00后。但他发现,自己的营销方式跟不上来,还是按原来的商业模式操作,甚至说反而退步了。

真是跟不上,我的产品跟消费者之间的连接还是割裂的,不知道怎么精准地定位到具体的消费者身上去。 谢晋说,这是微小企业决策者所面临的而且需要改变的一个通病。

不过,尽管谢晋明明知道,消费者用他的产品或者不用他的产品,并不取决于他的公司在哪里,而是产品能不能满足消费者装修的审美需求。不过,他还是认为,自己退到绿岛湖写字楼里去,会降低消费者对他品牌的印象,认为他的公司连一个像样的总部都建设不好。

白城治白癜风专科医院
周口治白癜风较好的医院
辽源白癜病医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