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风情

国学热背后的冷思考

民生风情  2021-12-21 06:30 字号: 大 中 小

“国学热”背后的冷思考

大部分的学生在经历高考之后,便任络的洪流,将从中小学语文中学到的诗词歌赋变成丢失的泡影,偶尔朋友圈里出现了唯美的句子,赞叹之后轻点收藏,就再难去打开,去欣赏 而身在中文系中的我有所不同,我们需要专心学习中国的文学史,学习不同时期不同人物以及不同的代表作品。纵观整个中国文学史,个人最喜欢的就是唐诗宋词,尤其是宋词,对词作的喜爱可算是深入骨髓。

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根据工作发现线索 前段时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个节目大热。其实它与近几年来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以及《中国谜语大会》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之所以比另外3个节目更火爆更受欢迎的原因,在我看来,大概是因为以下缘由:人们在平常生活中,汉字不会写可以去查,成语少用一两个不会影响自己的表达。有时候成语用得多了反而会给人 孔乙己 那样文绉绉的形象,谜语更是要到某些特定环境下,才会引发的热度或思考。而诗词在日常表达中,却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它展现出一个人言谈的深度,更会让人有饱读诗书的形象。

《中国诗词大会》吸引观众之处,还在于勾起了 无数国人的学习记忆 。在不少观众的记忆深处,都会对诗词有或深或浅的印象。当他们跟随着节目中的参赛者一起答题时,共鸣之情溢于言表。在这个过程中,如若答对,心中范起小小的成就感,喃喃一句 我竟然还没忘 。节目的热播,正是契合了当下社会人群知识面的宽度与广度。

回望历史, 国学 一词,古已有之。 国学 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 太学 相当。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 庐山国学 。到宋代,又改称 白鹿洞书院 ,这时的 国学 实为藏书与讲学之所。清末民初把 国学 同诸多 外学 相提并论。

真正把 国学 同诸多 外学 相提并论,即作为一门统揽中国学术的概念提出来,则是在西学东渐、我国社会和学术文化处于空前转型的清末民初。《汉书 艺文志》对国学有一个基本的分类,将其分为六个部分。这六部分构成了国学的前身。

现如今,社会上如何定义 国学 呢?这在学术界存在着若干不同的观点。章太炎先生称国学为 一国固有之学术 ,吴宓先生称之为 中国学术的总体 ,张岱年先生界定为 中国学术的简称 ,曹伯韩先生认为,国学的范围是指西学输入以前中国原有的全部学术。还有一个与之相关联的说法:钱穆先生曾经分析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人统、事统和学统,亦即为人、做事、治学的三大传统。

及至目前,汕头大学王富仁教授提出了 新国学 概念。他认为: 新国学倡导中华文化的整体观念,各种文化的对立不要看得那么重,每个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 ,它视中国文化为一个结构整体,是包括中国古代学术和中国现当代学术在内的中国学术的总称。

当今国际社会,不同文化林立。美国的 个人英雄主义 大举占据电影文化市场,韩国的 韩流 文化深刻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有不少痴迷于日本动漫的青少年,这都不同程度的对国学的传承造成了影响。

国学热 的出现不是偶然。在国际方面,由于科技的发展出现了某些消极的作用,为了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回归人文关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孔子学院的创建,正是适应了这种思潮的要求。在国内,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民族意识更为强烈,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成为对下一代传承和教育的重要指向。所以 国学热 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国学热 的兴起,是好事;在 国学热 兴起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见解和争议,也是好事。如果能在科学思想指导下,开展国学的争鸣,听见延续的声音,这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毫无疑问会起到推进作用。(窦国卿)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重庆妇科哪好
福州男科医院哪好
济南白癜风医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