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评论

十堰七朵金花排毒记5年处置危险废物6万多

民生评论  2020-07-08 06:09 字号: 大 中 小

十堰七朵金花“排毒”记——5年处置危险废物6万多吨

图为:金花们深入涉危企业检查。(吕延罡 叶相成 摄)  湖北讯 饶扬灿 通讯员叶相成 2月27日,十堰市辐射与危险废物监督管理中心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被中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这个中心只有7人,清一色的女性,被称为“七朵金花”。在处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高危废品时,她们经历了怎样的艰辛?  5年处置一起“老大难”  1982年至1992年,东风公司按照当时国家要求,将十堰地区约5000个含多氯联苯的电容器分为4个填埋区进行了集中地下封存和填埋。  个别填埋区距丹江口水库的直线距离不足10公里,若不及时安全处理,将成为深埋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地下安全隐患。  随着时间推移,填埋区原有标志物被掩埋,环境监测井也被填埋,寻找填埋区成了“老大难”。2009年,该中心接手了这项棘手活儿。  “就是掘地千尺,也要把它们找出来,进行安全转移。”七朵金花暗暗下定决心。她们每天与处置单位工作人员一起吃住在现场,坚守在工地,防止突发事故发生。  历经5年艰苦奋战,2013年底,4个填埋区4895个含多氯联苯的电容器及粘染物,累计1725.5吨危险废物,被全部安全跨省转移处置。  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处置含多氯联苯危险废物的最大项目,整个过程零污染、零事故、零投诉。  8吨多剧毒危险物跨市转移  一次跨市开挖转移处置危险废物的过程让金花们记忆犹新。  2014年3月,竹溪县西关街改造。知情者反映,原减振器厂地下埋有剧毒化学品——氰化钾。这些氰化钾是原减振器厂产品化验的主要试剂之一,后该厂化验工艺改变,剩余的氰化钾埋于厂区内地下保存。  上世纪90年代,工厂倒闭,人员变动,埋藏氰化钾地点鲜有人知。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可是埋在竹溪县群众身边的“***”,若不及时铲除,极易引起数十万群众恐慌,还易造成环境污染与人身伤害。  七朵金花使用最先进的暗管探测仪,通过“地毯式”探测,最终将氰化物埋藏点准确定位。  为确保物探、开挖、收集、装载、转移处置过程中的安全,七朵金花夜以继日坚守一线指导;为防雨防渗,她们备制了一个大铁皮箱,购来加厚聚乙烯膜,以便随时“外罩内铺”应对突变天气影响……  通过三天三夜“严防死守”,她们最终将7.9吨氰化物、铬化合物等危险废物,全部安全跨市转移至湖北汇楚有限公司予以处置。  安全处理6万多吨危险废物  转移处置路途显然也是不必要地增加了供电部门出勤检修工作量有多远,环境风险就有多高!  中心主任程秀英说,危险废物跨省跨市使得日本的经济后退不前。面对如此困境转移处置,沿途运输缺乏有效监管,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以及非法倾倒等环境违法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为让危险废物少“跑路”,近年来,该中心“上窜下跳”,大力推进危险废物就近集中处置能力建设。目前,十堰已有4家企业获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可以收集、综合利用处置危险废物14个类别,并建成危险废物物联系统,为就近集中处置危险废物提供了更多便利。  “危险废物本地化处置,并且利用物联监管系统对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处置进行规范化管理,很好地实现了危险废物‘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监管,确保了环境安全,降低了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程秀英说。  2月16日10时许,公安部督办的“3·18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案”中,警方所扣押的774千克麻黄碱等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现场遗留废弃的危险化学品15.25吨过去已安全处置),在七朵金花严密监管之下,安全转运至位于十堰城区的东风(十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予以安全处置。  近5年来,在金花们严格监管下,十堰累计处置6万多吨危险废物安全无事故,连续3年,十堰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被环保部列为“免检”单位。  “经过多年实战摔打,七朵金花个个变成了‘女汉子’,急难险重任务当前,她们毫不惧怕并能勇敢面对!”十堰环保局局长冯安龙说。

口苦口臭
口腔保健
口腔修复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