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评论

逍遥抑郁恢复期情绪波动怎么办

民生评论  2020-09-25 22:52 字号: 大 中 小

抑郁恢复期情绪波动怎么办?

处在抑郁中的朋友,常常会有这种感觉:前一天还好好的,不但心情好,精神也很足,谁知今天早上一睁开眼,就发觉自己又一次陷入了深渊。抑郁症很容易出现反复,令人倍受折磨。即使是抑郁症恢复期,出现波动也很常见。那么,恢复中的朋友要怎么应对反复或波动呢?本文作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回答。

自11月2日稻城亚丁旅游回来后,我一直哈欠连篇,经常犯困。刚开始我觉得是高原反应的持续效应,并没有在意。11月7日~11日上海培训,我上完课不愿意活动,依然好睡,好在影响不大。13日父亲住院,我连续中午、晚上驱车送饭,很是辛苦,不过能看着父亲吃好饭还是很开心。这样直到这周末,工作日规律处理工作事务,周末规律生活、休息,依然时常犯困,但是并没有联系到小波动。直至23日开始,大脑里偶尔闪现平常担心焦虑的事情,我才确定自己处于小波动中。

这时,我就和先生交流说,先采取不理会的方式,有担心焦虑事情闪现时,就立即转移注意力和理性反驳。这样勉力支撑着,周六日上午坚持去上彩铅课,下午带着女儿午休、玩耍,周日继续随心睡觉。接下来一周,早上起床有一点点艰难,一周工作又突发、紧急,但我都应付下来了。周六周日早上还是随心睡懒觉,起床后再带女儿,总体感觉很棒。至今天12月6日,我已经全面回归了。

持续一个月的小波动结束,在确定自己完全回归后,我立即将这一段时期的经历付诸笔端。一则翔实再现这一阶段的持续状况,以及践行认知改变的具体应对策略,作为一次典型实践,为自己以后再次遇到类似情况提供有益经验;二则与大家一起分享,为基于认知改变角度的郁友提供可供参考和借鉴的鲜活案例,也为大家提供一些度过这一阶段的具体方式方法。回溯整个小波动阶段,我和先生共同逾越了根深蒂固的思维束缚,也取得了突破性的理念成长。

第一,准确判断自己的状态,对症施策

即采取各种措施放松自己,只做必须要做的工作,想做啥就做啥,不想做的坚决不做;对自己下意识的苛责坚定地放下和反驳。

28日我主动告诉先生,已经确定自己处于情绪小波动中,依据是:我能体验到一些以往抑郁状态中的类似症状,比如总想一个人安静地独处,避免见人不过碰到熟人倒也不会特别不愿意(这是一个新的可喜的变化);自我感觉反应迟钝,容易忘事(我暗示自己是因为近段时间事情多的缘故,同时告诉自己将要做的事情用本子记下来,做完后划掉);会有额外不好的体验;脑海里时不时会闪现对自己求全责备的想法;担心焦虑工作干不了,苛责不如之前上进努力;看到女儿会有深深的愧疚等等。

由此判定自己可能是身体里化学物质分泌不平衡所致(多巴胺等快乐素分泌不出来所致),究其原因,则是前段时间过于劳力劳心,消耗太多能量。我给自己开出的应对方法为:放松自己,设法疏通抑制快乐素产生的渠道。具体方法是:每天早晨醒来都会默默的正向暗示自己,我真是太棒了,昨天有哪些事情我处理的非常好,提振精神,;一个人开车的时候,我会大声说几句我真是太棒了之类的话,激励自己。这些话语都很管用,悄然的入耳入脑入心。

同时,工作日只做必须要做的事情,周末如果带不了女儿,我会告诉自己:等我好了,就可以活蹦乱跳的带女儿了,我已经尽力为女儿做了很多事情,是非常称职的妈妈。没能陪女儿去琴行练钢琴这件事情上,我居然想到:我们很熟悉的一个小朋友,一直是爸爸陪去练钢琴的,看来,以后抑郁状态时,可以让先生陪女儿去。通过反驳不合理信念,以及及时解决这些时时处处想做好事情产生的纠结和焦虑,我豁然开朗,自然而然平静下来,体内的化学物质也日渐平衡。

第二,全程自主处理应对策波兰选手科瓦尔奇克以28分17秒8夺冠。新华社费茂华摄略和方法

第二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这次我全程自主处理应对策略和方法,由此开启摆脱依赖先生、坚定相信自己能行的思维路径。

从开始抑郁状态至今的3年多,我注意到先生由于关心则乱,一直处于过度反应中,他关心关注的话语时常令我倍感压力,反而催生我的情绪波动。他经常会说你现在怎么样了、你感觉好些没,似乎总在提醒我你怎么还没有好啊。之前我一直都掂量着如何去回答他,给他的答复大部分不是基于我的真实状态,而是基于他需要我回答的状态。其实并非刻意隐瞒,而是因为他已经过度焦虑,我要是真实回答,他将更焦虑,而他的确如此。

这一次,我直接告诉他,我采取的应付策略就是小黑狗来到身边的时候与ta好好相处,不去管那些不好的感觉,尽量让自己放松下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想睡就睡,不想吃饭就少吃点,索性怀着好奇心试试看这样应对接下来会怎样。

11月23日随诊时,我和先生与心理医生交流了这段时间的状态和应对方法,我观察到先生有些焦虑,于是当着医生的面和他提出来:这一次由我自己处理,向你求助的时候你再来帮忙。当时,先生同意并认可了。

24日晚有一个小插曲,先生硕士班一大美女抑郁,在上发照片,先生看到后特意百度了照片里的药名,先生的同学们则纷纷留言表示关心和慰问。我切实感受到同学友情,同时深深感受到抑郁离许多人都很近,这也似乎让我找到一块很大的垫脚石,之前总是悄然而至的病耻感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

27日我睡了几乎已经返回天津的女乘客现在还在医院治疗。昨日下午4时许一天,先生反而更加焦虑了,怪我没有规律散步,没有早早起床。期间,他还就我嗜睡的事情专门咨询了一个时常联系的康复者,试图打消疑虑。可他仍然对我嗜睡不依不饶。直到28日早上,先生突然醒悟过来,说:你想睡就睡吧。而这就是我小波动的一个临界点。在我继续放松身心安然睡觉的时候,身心状态持续回归,一天比一天改善。总结这一实践经历,我很自豪的告诉自己:我能行!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做到放松、随心、随遇而安。先生也日渐认识到,我不需要他的帮助,自己就能处理这种小波动。

这里,我要强调的一点是,在生活中,由于关心则乱的爱人、家人会对我们的恢复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甚至是影响我们的恢复和进步。然而,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学会接纳这一现实,主动告诉对方我们的真实需求,逐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认可,最好是达成共识。因为在长期的认知改变过程中,一个宽松、自由、稳定的环境对我们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当我们努力去处理与爱人、亲人的信息不对称、感觉不对称时,我们双方都取得了进步,还能习得一些解决家庭矛盾的方法;不但对治愈自己有积极作用,而且对家庭建设也非常有益,令我们对解决家庭分歧更有信心。

第三,做到不挣扎,习得随心所欲、随意而安

情绪波动阶段,我们如同身在沼泽地中,这时的最优选择是不做任何努力,索性静静的呆着,等着外界伸过来一根木棍,再一把抓住,进而脱离困境。我一直是一个时时处处要求自己很强的人,长时间养成一种下意识自动思维,一旦状态不好,就无法容忍自己,试图通过各种方式给自己打鸡血,让自己立马感觉好起来。这样一来,我常常耗尽精力和能量。而且长此以往,我已经不能适应自己状态不好了,这也是我最终会抑郁的一个导火索。

意识到自己这样的倾向后,我开始有意识的帮助自己习得和不好的状态相处。首先,我会观察周围人遭遇倒霉事情、接受不了的事情时如何对待,以此丰富自己的想法和处理策略。其次,我会和信任的人敞开心扉去交流,自己处于不好状态时的感觉,干脆让自己接纳这样不好的状态。最后,我常和先生交流我和不好状态相处时的体悟,久而久之,我也就觉得自己任何状态都正常了。

好了,以上这些就是我这次顺利度过小波动的一些方法和体会,朋友,你是怎么应对小波动的呢?欢迎你也来与我、与大家一起分享!


小孩怎么健脾胃
绍兴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泉州治白癜风去哪里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