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评论

摆摊的老人家美食

民生评论  2021-01-04 05:50 字号: 大 中 小

摆摊的老人家,关于看老人家买什么礼物好的介绍

去市场买蔬菜瓜果,我都是直奔老人家的摊。

老人家卖的东西,一般是自己地里出的,品种少,外观不很周正,除了不用化肥农药,带着新鲜的泥土、露珠和虫眼,还能感受到他们的酸甜周末苦辣,吃着这些果蔬就有了思想。

某次买完一位老大爷的菜,看他年龄不少,问老人家多大岁数?老人家回答:猜猜!

猜七十多,他说:再也没有那个岁数了!随后伸出大拇指与食指,比划了“八”惊讶八十岁老人骑三轮车出来卖菜,身体真是太好了!老人自豪地说:“还行,自己种菜吃不了,天天出来卖菜,在家闲着没事干。”

对老人多了一份羡慕与佩服。劳动最光荣,生命在于运动,有希望的生活更有奔头!回家把买的老人家的菜,仔细地清洗,极少地摘除,自觉对老人辛勤劳动成果珍惜。

在卫校东路旁买菜,看到一位老阿姨右手四个指头没了,用肉球般的手捧着菜。本没想买她卖的那种菜,因了老人那只手,买。问老人家手如何了?老人家平静地回答:年轻时养牛,给牛铡草饲料铡掉了。

老人蓬乱的头发,的手,沧桑的脸,让我想到我的二爷爷。二爷爷少时顽皮,也被铡刀铡去了四个手指,近百年前没有条件到医院治疗,疼得一直哭,哭累了哭睡了,眼睛哭瞎了。怀念二爷爷一生坎坷,虽然他在世时得到我们的善待,但近60年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相比眼前卖菜老阿姨:眼睛看得见、身体能种菜卖菜,也不算太痛苦。想到大多数人会优先买她的菜,又觉得老阿姨生活可能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悲戚了。

除了学习卖菜老人的勤劳和坚韧,他们的信任、大度以及生活经验也让我受益匪浅。

有次去买一个阿姨的菜,零钱不够,她又没有收款,索性叫我走,说何时记得就把钱给她。我怕忘了,执意给她张毛爷爷,拒收。还说:“忘了就忘了,不就几块钱的菜?”这么一说,我更不敢忘了!马上回家找零钱去送给她。阿姨看我送钱,说:“多少钱我也忘了,你给我我就拿着!”看!阿姨真幽默!

一个农历传统节日,又去买这个阿姨的菜,闲聊对阿姨说:赶紧卖完回家包饺子吧!阿姨一点不急,说:“俺家嫩大爷在家就包了,他什么都会干,我回家就吃饭!”

唉!阿姨不带这么馋人的,家但许多血淋淋的事实证明里有个贤内助,说话都洋溢着幸福!想想自己,要是某人做熟饺子等我回家吃饭,那简直就是女皇的待遇了!怪不得阿姨卖菜都卖得这么自在,原来是有“后台”呢!

再如上班路上不顾得买,只问了问价格,承诺下班后过去买。摆摊大爷随手拿两个苹果放我车筐里,叫尝了再买。下班后原地找不到老人家,白吃了人的东西,只能心祝老人家买卖好,期待能碰到买他的苹果,不管吃头怎么样。

马渣菜有消炎功效、菜叶子蔫了维生素会流失、生菜就吃生的、工具箱是手艺人的门面不能坐上去、某种菜的做法…只要他们不忙,总是乐意告诉你一些生活的常识,除了洗耳恭听,又对老人家多一些尊重和敬佩!

市场是我20年家庭煮妇的工作场,这些摆摊的老人家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可能生活艰辛,或者以苦为乐,或者从容淡定,用勤劳的双手养活着自己,也影响着别人,对他们由衷赞叹!

等有一天,我回老家开个小菜园,也去卖菜。看南来北往行色匆匆的路人,讲一点自己人生的阅历,闻遍春花秋果香…如此,甚好!

记得去买我的菜哦!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老人家

老人家是我国汉语言文学中对老年人的一种尊称,多用于口头语。

摆摊

指小贩在街上或市场中陈列货物出售。比喻追求形式,欢喜铺张。在街边或市场上陈列货物出售。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门摊税》:“凡城市临街、铺面前隙地,有支棚摆摊,卖杂货生理者,晚则收归,早则铺设。

四川成都肝病医院
上海治白癜风医院哪好
婴儿肚肚受凉了怎么办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