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杂谈

為了村民過上好日子

民生杂谈  2019-12-06 21:34 字号: 大 中 小

日期: 09: :06 导读: 朱玉国(右一)在了解作物种植情况 从文书到团支书,从宣传干事到支书 22年来,朱玉国几乎干遍了村委会的每份工作 信用村名声越传越远了 宁夏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曾经是一个吃水没有源

从文书到团支书,从宣传干事到支书 22年来,朱玉国几乎干遍了村委会的每份工作

信用村 名声越传越远了

宁夏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曾经是一个 吃水没有源、走路很艰难、三年两头旱、口袋没有钱 的穷村,现在变成了周边最富的村,人均纯收入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不足千元,增长到2017年的8000多元

2006年10月,曾记畔村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村级互助资金试点村当时,国家拨给曾记畔村20万元扶贫互助启动资金如何搭上国家金融扶贫快车朱玉国毛遂自荐做了互助社主任

听取村干部意见,走村入户了解百姓需求,朱玉国最后决定,通过互助资金,把贫困群众 等救济躺着吃 的观念变为 靠双手干着吃 村委会和全体村民定下规矩:村民从互助基金贷款,要入股互助社,按4∶6的比例发放贷款,贷款实行五户联保,党员对贫困户 一帮一 等

就这样,曾记畔村一些村民依靠一两千元的互助资金借款起步,通过养殖、种植,有了人生 第一桶金

不过,很多村民不愿为太贫困或有过 劣迹 的村民联保村民王昶、鲁永胜家里太穷,李某有违法记录,这 个家庭没人联保思前想后,朱玉国带着 人到信用社,共为 人担保贷款7万元,并帮助 人制订了脱贫计划 信用社主任都替我担心,说风险太大 朱玉国说: 不怕没钱使,单怕没信用我说不担心,我对大家都知根知底 当年底, 人均按约定时间还清了贷款第二年,信用社又给 人每户贷了4万元

为了能扶持贫困户实现规模发展产业致富,朱玉国将互助资金和 千村信贷 捆绑,将 双到资金 注入互助社,撬动了数倍的发展资金,并采取支部+产融保+党员 一帮一 的模式,扩大贷款额度,支持产业发展村民获得了更多发展资金,增收致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多年来,互助资金项目培育了一批讲诚信、守信用、创增收的新型农民,曾记畔村 信用村 的名声越传越远

田间拉家常炕头议发展

现阶段,曾记畔村的互助资金发展到800万元,朱玉国又积极争取县信用联社和邮储银行在村里建立了两家金融便民服务点,方便群众取款、转账、缴纳医保等

2010年,朱玉国当选曾记畔村村支书,如何让村子 涅槃重生 ,让村民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一道道难题,让朱玉国苦苦思索

扶贫先扶志看到个别村干部干工作劲头不足、群众 等靠要 思想严重的问题,朱玉国大胆尝试,调动老党员、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的干事热情,健全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和 村规民约 ,让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积极上进的党员 挑起大梁 ,选树了一批村里的致富带头人;通过示范引领,曾记畔村的党风民风渐渐地好转了起来

这些年,朱玉国的足迹踏遍曾记畔村的家家户户、沟沟坎坎 田间拉家常,炕头议发展,促膝讲道理,推心做工作,村委班子的思想疙瘩解了,村民的传统思想变了,原有的条条框框破了,申请入党的群众多了,群众开始动脑子想如何尽快摘掉穷帽子

走生产发展群众富裕之路

朱玉国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让曾记畔村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群众富裕的道路他走县城、跑市区,多方争取项目资金,依靠项目和资金,村上修反坡梯田、平整耕地、建滩羊养殖温棚、建村庄道路等,极大地改善了村庄的面貌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争取10万元扶贫资金,实行荒地种植按亩补助,将村里荞麦种植面积扩大到10400亩,为村民增收四五十万元;整合闽宁协作资金等,建起加工厂,为村里2万亩15年没平茬的柠条,找到一条致富加工的好路子;鼓励青年返乡创业,投资建设粮食加工厂,并通过电商销售让村民小杂粮不愁销,安心在家务农 采访中,村民说起朱玉国的好,不住地给讲故事

朱玉国还利用村部闲置房屋,打造了一所 养老互助中心 ,利用县里的危房危窑补助政策,让村里的土坯房彻底消失今年,村里140户相继盖起了新房子在朱玉国的带领下,曾记畔村群众发展产业,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日子越来越红火了2016年,曾记畔村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并实现了贷款、人均收入、养殖饲养量、集体收入和农机数量的 五多 和贫困户、劳动力强度 两少 的目标 如今,贫困户仅剩下19户

不能让村民钱袋子满了,心却空了 朱玉国积极倡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尚,在村里搞春节活动、扭秧歌、 七一 活动、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奖励十佳创收户等公益活动

工作时的朱玉国,像台停不下来的机器,似乎不知疲倦家里的事几乎全落在妻儿身上 自家的地种得少了,羊也养得少了,家里的农活顾不上干,连播种机也停了,你还算不算咱家人 爱人又气又无奈; 谁让我是支部书记 朱玉国笑道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甜吗
贵阳癫痫病最佳医院
河北治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