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杂谈

监督执纪关键在用好第一种形态

民生杂谈  2020-02-09 19:15 字号: 大 中 小

监督执纪关键在用好“第一种形态”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站消息,今年以来,云南省把实践四种形态作为减存量、遏增量的重要方法和抓手,不断提升实践运用水平,切实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1至4月,共谈话函询1895人,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渐成常态。(5月24日人民)

监督执纪重在治未病。数年以来,打虎拍蝇持续不停,监督执纪问责机制制度越来越严密完善,在不断减少腐败和四风存量的同时,防腐拒变的制度体系不断得到完善。透析落马官员的腐败逻辑,深入挖掘那些贪腐案例发生的根源,就会发现,腐败并非突然滋生,而是由小变大,积小成多,如九层之塔溃于蚁穴。在多数情况下,一些贪腐官员因政治底线不厚实、信仰不坚定,在权色利益的长期围猎下心理失衡,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扭曲,从小贪小占逐渐演变成小官巨贪,这个过程既有侥幸心理在作祟,又有监督无力的纵容。所谓防微杜渐,治腐败之病,重在趁腐败尚没有形成之时,否则,就是养痭遗患,后患无穷。

监督执纪贵在有的放矢。针对腐败和不正之风的类型和轻重,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如人之患病,需要对症下药,方能治病根,让身体康复。腐败和不正之风就是寄生于党的肌体的疾病,必须早发现、早治病,须号准脉、开准方,确保药到病除。反腐本就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艰巨的工程,不同类型的腐败和歪风得到遏制的程度不同,一些地方反腐工作深入开展,成效显著,一些地方进展迟缓

,问题反复;情况不一,自然不能用一刀切的办法。总之,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准靶标,采取约谈、诫勉、调整岗位、党内警告、降职、免职等手段,推动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顺利有序深入进行,不正之风得到持续遏制,腐败存量持续减少,政治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不断增强,党风、政风和干部作风持续好转。

监督执纪关键在用好第一种形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长期坚持的一项优良传统,是党保持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升能力的重要法宝。通过科学灵活的运用第一种形态,各级各地实话全覆盖式谈话函询,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苗头,采取警示、教育、引导、督促整改等举措;广泛开展民主生活会,坚持问题导向、从严从实标准,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直击要害问题、突出问题,列出问题清单,促使党员干部红脸、出汗、灵魂得到掘进,深刻认识到问题根源,补足精神之钙,增强政治免疫力,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筑牢防腐拒变第一道防线。

¥ 打赏支持

不含防腐剂的止咳药好使吗
脑供血不足怎么办
膝盖伤多用活血化瘀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