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杂谈

仪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实践研究

民生杂谈  2019-09-12 19:37 字号: 大 中 小

  仪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实践研究

  仪征市民政局 戴卫平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农村“三留守”群体持续扩大,农村居民服务要求更加多样,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难以适应,村民自治机制和法律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等。基于上述思考,迫切需要我们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行政村范围内,整合各类资源,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大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力度,努力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制机制。2015年底,省民政厅苏民基[2015]4号文件,确定仪征为扬州地区唯一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单位。今年以来,我们把握这一契机,认真落实省民政厅文件要求,依托仪征市大仪镇路南村、高田村组织优势和硬件优势,制定《关于我市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立足务实、创新,在广泛参观学习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主要对策和思考。

  一、健全试点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

  突出功能完善,加快健全以试点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依托、专项服务设施为补充、服务点为配套、社区信息平台为支持的试点村服务设施络。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宣传长廊、村务公开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民集中居住区技防监控设施,依托村部办公楼整合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妇女之家、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1、优化村级综合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办公区域尽量小、服务和居民活动区域尽量大的要求,分别利用高田村1132平方米、路南村1980平方米的村部办公楼,合理设置办公区、服务区、活动区,并进一步完善“八室两超市一广场”配置项目和内容,统一应用“中国社区”标识,大力加强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

  2、充实和创新“一站式”服务大厅服务项目。优化为民服务窗口设置,建立公共服务事项全程委托代理制度。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统一挂牌上岗,实行党员亮身份制度,修订“一站式”服务大厅工作制度、考核制度、办事指南,并制作成册、公布上墙,有效发挥信息络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实现社区治理和服务信息化。

  3、统一村务公开栏设置。按党务、政务、财务、事务四大类设置村务公开栏,并将村党组织、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村级组织成员姓名、分工、联系方式统一公布在村务公开栏内,制定试点村村务公开目录,对一般事项每季度公开一次,切实增加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强化重点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图书室、卫生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农民文体活动广场等现有场地、设施建设,确保设施全、活动好。整合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妇女之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场所,并保持日常运营,正常向村民开放。进一步完善村庄道路建设。

  5、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社区化管理设施建设。加强集中居住区社区化管理硬件规范化建设

  ,妥善解决“小菜地”问题,安装集中居住区技防监控设施,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农民集中居住区主干道或健身广场新建宣传长廊,主要宣传文化、法治、涉农政策等。

  二、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试点村“两委”领导班子,选好用好管好村党组织带头人,广纳贤才,大力选拔和招录退伍军人、普遍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村工作。二是加强农村社区协商。制订年度协商议题和计划,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载体,整合建立村民议事厅,明确议事程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社区协商,以加强议事协调、强化权力监督。三是大力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落实工作例会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工作报告制度,促进村务监督委员会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按要求开展工作,切实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四是加快集中居住区自治组织建设。推行社区化管理,成立农民集中居住区社区理事会,负责小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加强保洁队伍建设,强化集中居住区保洁工作,建立行之有效的物业管理模式,推行社区格化管理,推进试点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机制建设,逐步形成与小区基础设施相适应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三、聚焦弱势群体

  关注贫困群体,开展精准扶贫,突出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体的服务;建立“三留守”人员动态信息库,健立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成立或引进青年志愿组织和妇女互助组织;每年慰问10名村内最长寿的老人,切实提高对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改善人居环境

  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社区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公共绿化管护活动,健全供电、供排水、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地名标志、通信络等公用设施的建设、运行、管护和综合利用机制,建立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络,重点解决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随意抛弃和焚烧等问题,改善卫生条件,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保持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

  五、扎实开展服务工作促进产业发展

  支持和鼓励超市、电信、邮政、金融等服务企业到村设立服务站点,大力发展市场化服务。完善社区志愿站点布局,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志愿互助活动,分类推进社会工作服务,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领志愿者服务。着力营造“社区+”平台,重点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公共法律、社会救助、养老助残、优抚安置和就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科技信息咨询等服务,实施“救急难”,将公共服务全面延伸到试点村。

  六、强化文化认同

  深入开展和谐社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法治精神,树立良好的家风,弘扬公序良俗,创新和发展乡贤文化。整合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服务功能,真正形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增强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实效。引导城市文化机构、团体到试点村拓展服务,支持试点村农民兴办演出团体和其他文化团体,凝聚试点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

  七、明确时间步骤

  1、调研、启动阶段

  采取“走出去、走下去”等方式,组织试点村赴安徽、南通等地参观学习,深入试点村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围绕试点主题和试点内容,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市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

  2、机制、制度建设阶段

  整合村办公楼的区域设置,完善管理、服务项目的内容,修订“一站式”服务大厅工作制度、考核制度、办事指南、并制作成册、公布上墙。建立社区协商、民主监督、格化服务管理、“三社联动”、农民集中居住区社区化管理等机制。

  3、硬件建设阶段

  启动村务公开栏、宣传长廊、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妇女之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民集中居住区社区化管理阵地、技防监控等硬件设施建设。

  4、巩固、提高阶段

  对试点工作进行阶段性小结,查找不足,研究长远长效的措施。

  八、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仪征市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民政局局长任组长,大仪镇镇长任执行组长,民政部门履行牵头职责,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督查、指导。试点村党组织书记为本村试点工作的第一人,具体负责工作推进和项目实施。建立试点村挂钩联系制度,定期交流进展情况,分析和解决试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争取省、扬州市民政部门对试点工作的指导与支持,切实加大试点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创新宣传和培训形式,充分利用培训班、宣传栏等多种宣传方式和平台,向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宣传试点工作,努力使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抓好试点工作业务骨干培训,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理论政策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推动农村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河源治疗癫痫病的专科医院
温州妇科医院哪家好
开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