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杂谈

宝洁的咖啡之恋权衡

民生杂谈  2021-08-18 23:46 字号: 大 中 小

已经没有地方挂了。他当着的面数了数:公安、关工委、工商、食品药品监督、党校、民政、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各部门、各项工作 宝洁的咖啡之恋

从1963年便开始“相处”的一对恋人宝洁和Folgers咖啡,在45年后却选择分手。这段长达45年的恋情告吹的背后,是宝洁退出食品行业而决心加强核心的消费品业务的新战略重心。热恋二战之后,宝洁通过一系列收购,慢慢扩大了食品业务。1963年,宝洁为了开创新业务,与已发展的食品业务相辅相成,以1.3亿美元(相当于宝洁当年营业收入的8%)的价格收购了全美第二大咖啡产商——始创于19世纪中期的Folgers咖啡公司。但是,因为触犯相关法律,这段“恋情”直到1980年7月才修成正果。1970年代,宝洁开始把Folgers品牌向全美推广,并使其在1980年代末超过卡夫(Kraft)的麦斯威尔(Maxwell),成为全美销量最大的咖啡品牌。1989年,宝洁又收购东岸的MarylandClubFoods,开始进军专业咖啡市场。为了巩固快速发展的专业咖啡市场它又分别于1995和1999年收购Millstone咖啡和BrotherGourmet咖啡。2007年8月,宝洁宣布,将为连锁咖啡店Dunkin\"Donuts制造咖啡系列产品,并销售给包括沃尔玛和克罗格(Kroger)等在内的大型零售商。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宝洁也成了瑞士雀巢(Nestle),美国卡夫(Kraft)和莎莉(SaraLee)之后的全球第四大咖啡企业。但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是,宝洁的咖啡业务主要在美国本土,约占有美国市场40%的份额,其中Folgers和Millstone的年销售额都超过10亿美元。插足1990年代,Folgers和麦斯威尔这两家最大的竞争者几乎垄断了整个美国市场,双方都拼命削减成本,而且任何一方成本减少1%,市场占有率就会急速增加。为了降低成本,咖啡品质不断下降,消费者越来越不满意。就在此时,倡导精品咖啡文化的星巴克闪耀登场,在1993年到2007年间,星巴克在全美共开了1万多家分店,而且星巴克的咖啡价格和毛利率都高得惊人——当时品牌咖啡每磅售价5美元,而星巴克店内的咖啡豆每磅高达65美元,毛利率为59%。2006年2月,麦当劳也推出了所谓的极品咖啡,其后迅速在美国的800家分店推出咖啡业务。麦当劳的算盘是在2009年前能在全美的所有店铺都推出这一业务。尽管Folgers的研磨咖啡销量在美国市场首屈一指,但随着星巴克等大型咖啡连锁店的迅速崛起,再加上咖啡豆价格的普遍上涨以及极品咖啡品牌数量的激增等因素,Folgers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冲击,其中又受年轻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影响最大。根据美国咖啡协会今年的最新一项调研,岁的年轻人仅有26%的人会喝咖啡,相比之下岁之间喝咖啡的比例是47%,岁之间为61%,60岁以上的更高达71%。现在喜欢喝咖啡的年轻人显然已经大大减少。尽管如此,但咖啡消费仍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据美国咖啡协会的另一项统计,年,美国咖啡的消费市场每年都上升了9%,但增长主要来自于咖啡专门店。也就是说,对宝洁这样的咖啡生产商而言,问题不仅是爱喝咖啡的年轻人减少了,更严重的是消费者会去星巴克甚至是麦当劳喝现煮的咖啡,而不是去买Folgers这种品牌咖啡。 来源:南都周刊

更多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呼和浩特哪医院妇科好
贵阳包皮过长治疗哪家好
长沙治疗妇科习惯性流产费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