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理财

南昌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团购

民生理财  2020-06-20 00:57 字号: 大 中 小

[导读]11月2日下午,出席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分组审议和协商讨论。市长郭安参加了政协科协、科技界别分组协商讨论。

11月2日下午,出席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分组审议和协商讨论。市长郭安参加了政协科协、科技界别分组协商讨论。

>>南昌没前途?市长郭安给你讲:5年后是新天地

讨论现场,委员们发言踊跃,气氛异常热烈。大家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主题突出,数据详实,贴近实际,发展成就振奋人心;在描绘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特别是报告中对下一届政府提出的工作建议,为未来我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同时,委员们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事关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讨论、学透报告、领会精神,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建言,为南昌“三个文明”融合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郭安一边听取委员发言,一边认真做着笔记。他在协商讨论中科学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以及南昌市当前经济运行形势。他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过去实事求是,充分体现和贯彻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精神。过去五年是南昌社会经济发展较快、较好的五年,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实现了“三突破”“三跨越”“三翻番”,为南昌“十三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上下要坚定目标方向,以 为功的定力,紧紧咬住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航空产业以及生物医药产业,精准发力,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郭安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培育新的发展动力,助推新经济转化为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迈向新高端。企业要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打造核心竞争力;政府部门要以企业急需人才的痛点难点为导向,倒逼我市人才战略体制机制的发展完善,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鼓励企业创新,营造宽松容错环境,助力企业创新发展。郭安希望政协科协科技界别委员们围绕科技方面提出更多意见建议,为促进我市发展贡献力量。

从会上获悉,过去五年,南昌市主要指标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实现了“三突破、三跨越、三翻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年均增长11.1%。财政总收入达到727.2亿元,年均增长17.7%。

综合实力:GDP突破4000亿元 年均增长11.1%

过去五年,南昌市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主要指标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实现了“三突破、三跨越、三翻番”。“三突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年均增长11.1%;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0美元,年均增长10.0%;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年均增长13.6%。

“三跨越”:财政总收入连续跨越400亿、500亿、600亿、700亿四个台阶,达到727.2亿元,年均增长17.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跨越200亿、300亿台阶,达到389.3亿元,年均增长2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跨上30000元台阶,年均增长11.8%;

“三翻番”: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翻番,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盗了外甥宝贝2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翻番,达到1451.84亿元,年均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翻番,达到1662.87亿元,年均增长16.8%。

产业发展:食品产业突破千亿 “南昌光谷”加快建设

过去五年里,南昌市产业实力不断壮大。大力实施工业三年强攻计划,九大产业快速壮大,2015年不要一口吃成个胖子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90.99亿元,其中食品产业突破千亿,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机电制造和生物医药4个产业突破500亿。产业平台快速发展,小蓝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全部突破千亿。

与此同时,产业层级快速提升。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快速壮大,南昌航空城北区全面建成投产;中国北车江西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填补了我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空白。“南昌光谷”加快建设,硅衬底LED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联思光电、鸿利光电、东海蓝玉顺利投产,业际光电等项目开工建设,光电全产业链已经形成。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红谷滩全省金融商务区建设基本成型,入驻各类金融机构195家;电子商务相关交易额突破千亿大关;服务外包产业业务收入占全省90%以上。文化旅游品牌凸显,全市新增4A级景区6家、3A级景区18家。“南昌慧谷”加快打造,“创客-资金-平台”一体化众创空间生态链基本成型;中国(南昌)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区域性创新创业之都、虚拟现实之都初具雏形。

都市现代农业稳步提升。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市级、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51家和111家。24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和10个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全力推进。南昌绿谷“两区一廊”示范工程加快实施,溪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建设成效明显,3500亩核心区精品展示区初具规模。

改革开放:南昌为中心一小时经济圈初具雏形

过去五年,南昌市改革先行先试。“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完成第七、第八和第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企业事中事后监管经验在全国推广,“三单一”建设顺利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快速搭建,创建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园14个、创客空间94家,认定了第一批“洪城众创”29家,其中9家获国家众创空间备案;开放联内融外。以南昌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初具雏形,昌九、昌抚一体化合作成效明显。

城市发展:“一江两岸、南北双城”城市空间格局形成

“双核三圈五组团”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稳步推进,新建撤县设区,全市建成区面积比2010年增加50余平方公里。以赣江为主轴线,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纵深推进,“一江两岸、南北双城”的城市空间格局已然形成。

“十横十纵”快速路建成通车51.08公里,正在建设129.2公里;朝阳大桥、象湖隧道等一批过江通道先后建成通车,九洲高架、七里岗互通立交全线正式通车,城市快速道路主骨框架基本拉开。沪昆高铁顺利开通,南昌高铁直达城市已超过100个。轨道交通加快建设,地铁1号线开通运行,2号线红谷滩段加速建设,3号线已经开工。

同时,《南昌大都市区规划》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启动,《南昌市各城区停车场三年建设专项规划》、《南昌市电力专项规划》等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专项规划编制有序开展。

民生福祉:新增城镇就业47.7万人

过去五年,南昌市新增城镇就业47.7万人,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16.6万人。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6.4%下降到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42元,年均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93元,年均增长13.8%。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了170.4万人、141.0万人、514.8万人、93.4万人、48.1万人、62.2万人,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开通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业务,实现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整合。城区、县城、农村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480元、450元、280元。建设保障性住房4.5万套,有效保障了6万户居民的住房需求。

你们什么时候还有看房团呢? 需要参加看房团的,可以打给我们的客服()进行报名咨询,如果集中报名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我们会考虑组织安排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