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理财

d家具陶瓷薄板薄形节能新材料创领产业新趋势

民生理财  2020-07-23 18:30 字号: 大 中 小

何为 陶瓷薄板 ?什么因素促使陶瓷薄板的诞生?陶瓷薄板有哪些传统瓷砖不可企及的优势?与陶瓷薄板匹配的相关标准有哪些?

为深化行业对陶瓷薄板的全面认知,第一期的 陶城大讲堂 薄板专场,首先从陶瓷薄板的基本概念说起,从定义、特点、标准等方面多维度解构该产品,从而为陶瓷薄板日后在市场终端的推广和应用奠定扎实基础。

中国以厚砖为代表的建筑垃圾年产高达4亿吨,为全球最多。中国陶瓷占世界60%产量的背后,是每年1.2亿吨矿物原料、 200万吨标准煤的惊人资源消耗。

瓷砖瘦身,势在必行!瓷砖减薄,刻不容缓!

为此,作为新材料的陶瓷薄板应运而生,它代表了建陶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不过,陶瓷薄板属新型建材概念,该产品仍处市场培育期,接受度和普及度有待提高,其商机还待寻觅,未来仍需探索。

如何让终端认同 薄 的价值?让消费者认知 薄 的意义?让行业找到 薄 的未来?本报特就 陶瓷薄板 开设 陶城大讲堂 ,并走访行业专家、典型企业,全方位介绍陶瓷薄板。薄板讲堂共分八讲,分别为: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薄板之争、生产研发、市场营销、配套服务、工程案例和未来趋势。

命名 从无到有、从有到完善

陶瓷薄板这个全新的产品类别,从无到有,从有到完善,连名字也伴随着发展阶段不断演变、定型。

板 和 砖 大不同

首先,从学术层面分析,自始至终是非常清晰的。在这里,要引用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帆讲述的一段话。

此处特别提出一个 术语 的解释。规程【《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和标准【《陶瓷板》(GB/T2 )】都有一个术语,什么叫陶瓷(薄)板。规程是这样写的: 建筑陶瓷薄板building ceramic sheet board,由黏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经成形、高温烧结等生产工艺制成的厚度不大于6mm、釉面面积不小于1.62m2的板状陶瓷制品 。国家产品标准是这样写的: 陶瓷板ceramic board,由黏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经成形、高温烧成等生产工艺制成的板状陶瓷产品。注:厚度不大于6mm、上表面面积不小于1.62m2。 从抄录的标准和规程定义看:一是术语基本相同,但标准的定义更专业化;二是起草人相同。

事情的真相是:起草规程在前,那天,在国家住建部技术发展中心办公室,中心主管、蒙娜丽莎相关领导和我等人开会,我们提出这个术语方案得到赞同,意图有三个,有意将产品叫板不叫砖,又符合硅酸盐制品的学术名称,同时和国外产品分开来(吸取砖的教训)。后来起草产品标准参考了这个定义,并经标委们反复研究讨论作了一点字眼的、更专业的修改而定(注意标准中的 注 用小字印出)。不管如何,中国人给自己创造的新品陶瓷板起了名,中文和英文都有。此举也为两三年后让清晰凌厉的腰线营造出紧凑的视觉效果外国接受中国参加陶瓷板产品国际标准打下基础。

两个文件的制订和发布还引出许多花絮。对厚度不大于6mm异议不多,但对于规格尺寸不小于900 1800(mm),即面积定1.62㎡的质询就多了。我的思路是:1、首先是创新,要和做了几十年的陶瓷砖区分开来,砖偏重于常用品,板偏重于材料,所以叫 板 2、要 薄 ,这样才能节约资源; 、要适合国情,现有的工艺装备原料等条件要国产化,不依赖国外,要有竞争力;4、要方便运输、加工、铺贴等。

上述是陈帆教授从学术层面区分 砖 与 板 的故事。

陶瓷薄板 演变为辨识度最高的名词

其次,为什么两个文件的术语从字眼来看有所区别?现在再从发展中的市场层面,讲几个关于市场营销领域曾经通用的几个名字。

大家知道,任何一个国家标准都有一个演变过程。《陶瓷板》(GB/T2 )正是基于行业标准《纤维陶瓷板》(JC/T)修订、升级而来。《陶瓷板》(GB/T2 )前言很明确告知,《纤维陶瓷板》(JC/T)废止,取而代之的即为《陶瓷板》(GB/T2 )。

这是以建材领域为切入口,并沿着行业路径,最终形成国家标准。在后来的应用规程编制中,大部分专家来自建工体系,规程必须有 建筑 字眼,并从建筑规程的梳理、区别厚瓷砖干挂(1 mm)标准,所以名为 建筑陶瓷薄板技术应用规程 。

在市场推广中,曾经还有几个名字出现,甚至在未有任何标准之前出现。

2007年4月,国家建设部科研中心、国家环保总局科研中心、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与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蒙娜丽莎 )等单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 蒙娜丽莎 节能环保产品和中国环境标志产品》推介会,并宣布了陶瓷薄板的正式诞生。当时的陶瓷薄板以 大规格瓷质板材 命名。

当时,2007年底至2008年初,佛山中国陶瓷城对面的户外广告牌, 大规格瓷质板材 字眼非常显眼,这应是中国的陶瓷薄板第一次在广告中出现。

接下来,引用国际通用贯例翻译,将《建筑陶瓷薄板》英文翻译为《LAMINATIC PORCELAIN PAN-EL》,利用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P ,简称 PP板 ,在后来较长一段时间, PP板 成为市场中认知度较高的一个简称名词。

后来,有了标准又开始编制图集,以及后来相关专家论证、市场宣传、出台区别于 薄砖 的标准等,促使目前已慢慢形成 陶瓷薄板 这种专有的市场营销术语,其也是辨识度最高的行业名词。

诞生 符合建陶薄形化趋势

陶瓷薄板的诞生,符合建陶薄形化的未来趋势,是陶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国城乡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陶瓷、石材等建筑材料行业快速增长,对矿物资源的消耗日益增大;原料供应日趋紧张,优质原料日益枯竭,对环境破坏越来越大。开发优质原料减量化、低能耗、再利用的建陶产品已成为行业绿色生产的必然选择 陶瓷薄板应势而生。

下面,仍引用陈帆教授的讲述作为陶瓷薄板项目诞生的重要背景。

我所看到的工业化生产的陶瓷板是199 年从德国慕尼黑一个国际展览会上带回来的样品, 毫米厚,天篮色。当时拿到手,特别感叹三点:一是薄、二是大、三是可烧,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21世纪初,陶瓷界一些单位、仁人曾在 十五 期间立了一个 砖的薄型化 国家项目。项目虽没有取得预期结果,但在广东科达机电企业建成薄砖中试线,此线包括原料加工、全自动压砖机成形、辊道窑烧成和抛光。直到2005年,中试线一直停着,原参加项目的几个单位也失去了信心。2006年,我再次去看中试线,觉得没利用起来很可惜,于是我找了三个人:边程、萧华、徐平。徐平有技术主见,边总有中试线,萧总有工艺技术、有人。我算是总倡导和总策划吧。

为了开启陶瓷薄板的研究试制,最初我想借助政府的一点力量,因而曾力促蒙娜丽莎集团参加由咸阳院牵头的 十一五 陶瓷板项目。后来,因该项目是湿法的,而且谈不上有什么研究,更无什么推广价值,只能令人失望而归。由此下定决心动员蒙娜丽莎集团单独干,只要争取科达机电的压机等硬件支持即可。

政策驱动绿色建材生产

应该说, 十一五 规划期间,完成了产品研发、应用配套技术等,进入全新的 十二五 规划,陶瓷薄板迎来更有前景的发展。

随着行业对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的呼声日益高涨,国家在建筑卫生陶瓷工业 十二五 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陶瓷砖减薄工艺技术是重点研发与推广的节能减排技术,薄形建筑陶瓷砖(板)生产及应用配套技术也被列为技术改造的重点。

去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建设生态文明也指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现阶段,国家不断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步伐,出台了《能源发展 十二五 规划》、《全国生态保护 十二五 规划》等一系列针对环保的政策措施,设立行业准入门槛和环保门槛,逐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

国家不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引导陶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这将给行业带来全新挑战。加强资源保护、打造资源节约型产品、走新型现代工业化道路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符合 十二五 规划纲要的陶瓷薄板,具有规格大、厚度薄、吸水率低以及节能降耗、清洁环保、轻建议:操作标的上质高强等特点,使传统建筑陶瓷发生重大变革的同时,推动了行业由过去简单的数量型增长,向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需要指出的是,陶瓷薄板也是国家 十五 期间的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以及 十一五 期间的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另外,作为低碳环保的新型材料,陶瓷薄板在工业化生产及应用方面,集中体现了减能节排、建筑节能等特点,满足 GBT5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成为未来衡量一个建筑是否为绿色建筑、环保建筑、低碳建筑的指标,符合建设绿色、人文、科技城市的主流发展方向。

优势 消除大、薄、轻的疑虑

现在,从产品性能分析与区分薄板与薄砖,并重点呈现陶瓷薄板的优势性能。

断裂模数是最能体现幕墙面板材料性能的一个指标,在《陶瓷砖》国家标准 中,断裂模数 5MPa,在《陶瓷板》国家标准(GB/T2 )中,断裂模数 45MPa,事实上,在检测中,陶瓷板的最高断裂模数达到65MPa。因此,砖与板的区别不仅限于 面积、厚度、吸水率 ,更直接的区别是性能的差别,因此,陶瓷薄板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幕墙。

除此之外,陶瓷薄板的优势还有以下方面。

在保证产品使用功能的情况下,陶瓷薄板 -6mm的产品厚度,最大限度实现了产品的薄形化。与同类产品相比,陶瓷薄板的单位面积建筑陶瓷材料用量降低一倍以上,节约原料资源60%以上,降低综合能耗50%以上。

对于产品使用者而言,薄形化、轻量化的陶瓷薄板,既节约了物流运输成本,减轻建筑物的荷载,更直接降低了物流、建筑施工的碳排放。

从原材料的使用量,到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再到市场上的终端应用,陶瓷薄板都很好地实现了 节材、节能 的低碳目标。

总体而言,陶瓷薄板具有以下特点:

无机材料:材料整体及其应用系统达到燃烧性能A1级(不燃性)防火要求。

大/薄/轻/硬:1800 900(mm)大规格、厚 -6mm、重12.5kg/m2、密度2. 8g/m2、7级硬度,易于切割加工、减轻建筑载重负荷。

性能稳定:1200℃高温烧成、吸水率 0.5%、耐化学腐蚀性UHA级,质感好、色泽丰富,不掉色、不变形,抗釉裂、抗冻性,防污自洁,耐酸碱腐蚀。

安全牢固:断裂模数59MPa、破坏强度10 1N、弹性系数20mm,韧性足,抗冲击。

环保健康:放射性核数限量属A类产品,适用于任何对健康高要求的建筑室外生活空间,是绿色健康的环保材料。

装饰性强:超薄板材装饰可塑性强,可随意切割搭配,大规格应用,装饰效果大气一体化,花色丰富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室内墙地面装饰。

综上所述,陶瓷薄板的产品优势表现在六大方面:

媲美天然石材的装饰效果:陶瓷薄板逼真还原了天然高档石材的自然肌理,仿真度达95%以上,可随意切割搭配,完美实现天然大理石纹理自然拼接,装饰效果更自然大气。

缩短供货周期,安装施工便捷:陶瓷薄板工业化生产、加工,可满足同一花色大批量供货、安装的需求,大大缩短施工周期,避免天然石材同一花色供货、补货需要等待及不同批次有色差的问题。

重量轻,整体工程造价低:陶瓷薄板仅有石材四分之一的重量,单位运输成本、施工成本、采购成本等综合比对,是高端天然石材的十分之一。

旧楼改造升级,造价成本更低:对于建筑外立面及室内空间的升级改造,无需拆除原有石材或瓷砖,可直接以薄法施工方式,增加5.5mm板材和 mm瓷砖胶(总厚度不超过1cm)的陶瓷薄板装饰层,省去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

节能节材、绿色建康的新型材料:陶瓷薄板经原料优选,严格检测和生产后,确保环保无辐射的同时,放射性核数限量更达A类产品级别,适用任何对健康高要求的建筑空间,避免天然石材因辐射和应用场所的限制。建筑幕墙采用现场干法作业,施工无任何粉尘产生,是绿色建筑的绝佳装饰材料。

专业、成熟的安装施工配套技术:当前陶瓷薄板已拥有六大技术系统和两大应用图集,可提供专业的建筑外立面幕墙、室内墙地面装饰等工程应用配套的技术服务,所有的技术符合建筑行业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程。

标准 推进行业稳序向前

陶瓷薄板相关标准的出台,有利于规范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水平,为该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和推广提供必要条件,并促进建陶产业稳定有序的发展。

2009年 月,以蒙娜丽莎为主要起草人的国家标准《陶瓷板》(GB/T2 )和行业标准《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相继发布实施。前者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 月9日发布,2009年11月5日实施;后者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9年 月15日发布,2009年7月1日实施。这两项标准的实施,为中国建陶的薄形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表1 陶瓷薄板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 从2010年12月起,蒙娜丽莎多次代表中国参加ISO/TC189陶瓷砖标委会年会,并与意大利共同起草了世界陶瓷薄板标准,实现了从企业标准上升到国家标准,最后确定为国际标准的转变。这一事件开启了陶瓷产品国际标准首次由中国企业参与制定的序幕,实现了佛山陶企首次在世界取得话语权。

除了标准和规程的颁布外,与陶瓷薄板相配的图集也陆续出台。在这过程中,蒙娜丽莎乃核心参与者。

表2 陶瓷薄板的性能指标 2011年 月,蒙娜丽莎陶瓷薄板外墙外保温一体化应用技术系统,入编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主编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法图示(一)-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工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集)》(编号:11CG1 -1 11CJ26)。

2011年4月,蒙娜丽莎联合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联合主编的《建筑陶瓷薄板薄法施工系统》技术专刊(编号:2011CPXY-J221总 05)正式发布实施。

2011年8月,蒙娜丽莎联合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陶瓷薄板建筑幕墙构造》广东省通用图集(编号粤11J/71 )颁布实施。

2012年8月,新增陶瓷薄板建筑幕墙工程的设计、加工制作、安装施工、工程验收以及保养和维修等具体标准规定的行业标准《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编号:JGJ/T)正式实施,为陶瓷薄板强势铺开建筑幕墙的应用扫清了障碍。

(本文特别鸣谢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给予报道支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