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视野

拉萨市精准扶贫不惧坎坷奔富路

民生视野  2019-08-15 12:48 字号: 大 中 小

拉萨市精准扶贫:不惧坎坷奔富路

本网消息 46岁的扎桑,以前一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靠种植青稞、小麦等农作物获取微薄的收入。“以前,光靠种农作物只能糊口,既要供孩子读书,又要给身体不好的孩子看病,日子没法说。”扎桑告诉记者。2016年初,曲水县才纳乡把她家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开始变了样,让她开心的事也一桩接一桩。一家4口原先住在山沟里的老房子,修修补补几十年,去年12月,一家人搬进了政府新建的通透明亮的藏式小楼,她终于有了舒适温馨的家。之后,乡里还给她和丈夫安排了合适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

“有了新房,有了工作

,日子一天比一天更有盼头,只要咱们撸起袖子干,往后的日子会越来越亮堂。”在电视上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新年贺词,扎桑更是信心十足。

扎桑享受到的幸福生活画面,只是拉萨市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的一个缩影。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拉萨市立足脱贫攻坚实际,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开创出以“七结合”为主的脱贫攻坚经验做法,助力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脱贫攻坚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

拉萨市坚持把深入实施“党建统市”战略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形成了以市级脱贫攻坚指挥部为总指挥,负责指挥协调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县(区)级为脱贫攻坚主战场,深入研究谋划;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第一责任人,坚持挂图作战,细化任务、强化措施;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入户摸底、分类实施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同时大力选拔使用扶贫有思想、致富有办法、工作有能力的“扶贫先锋”担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组织开展4期精准扶贫专题培训,对全市1130名基层干部进行深入系统培训,培养造就了一支熟悉农牧业、了解农牧区、懂得农牧民的干部队伍,筑牢了脱贫攻坚工作基础,提高了基层脱贫攻坚队伍的工作能力。

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充分发挥各县(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带动和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实现增收致富。大力培育高原奶产业、藏鸡等特色养殖业、藏(中)药材和无公害蔬菜特色种植业,依托净土健康产业推动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脱贫成效不断凸显;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民俗体验游、生态观光游,带动购物、住宿、餐饮等第三产业发展,让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农家院变成旅游景点,让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搭上“旅游车”;立足西藏民族特色产业和历史文化,支持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民族手工业制作,成立贫困户参与度高的民族特色手工制作合作社。合作社结合现代旅游发展需要,推进产品创新、彰显产品特色,提升市场竞争力,民族手工业成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脱贫攻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

大力促进城镇建设及合理布局,推进贫困群众易地搬迁,帮助贫困群众彻底“拔穷根”。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市反哺农村的要求,依托柳梧新区、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产业园的不断壮大和快速发展,结合各县(区)县城、产业园、特色乡镇建设,引导贫困群众易地搬迁集中居住;按照“扶持对象不变、扶持资金不减、政策享受沿用”的思路,合理制定搬迁群众社会保障标准,将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无缝对接,促进贫困农牧民向市区、中心镇、小集镇集聚,推动“就地就近”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

同时,拉萨市结合拉萨民族特色文化和区位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农业、旅游、文化园区建设,以园区建设带动贫困户就业,实现脱贫;依托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达孜县工业园区、堆龙德庆区工业园和香雄美朵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曲水县工业园和秀色才纳万亩净土健康产业园等园区,继续实施“四业工程”,就近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

小孩健脾的食物小孩便秘怎么办吃什么小孩健脾胃的药有哪些

小孩睡觉出汗

小孩多少度是发烧

小孩便秘怎么办

宝宝每天早上起来咳嗽怎么回事

灯盏花制剂都有什么

整肠生胶囊打开味道臭臭的,是坏了吗

小孩健脾的食物有哪些
小便异味怎么办
宝宝老是消化不良怎么办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