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视野

老外爱上中国诗读诗写诗译诗计划

民生视野  2021-11-04 08:42 字号: 大 中 小

老外爱上中国诗 读诗 写诗 译诗 人民海外版叶晓楠高搏扬弓淑慧 近期爆火的 中国诗词大会 第二季,不仅让观众重温诗词之美,也让人们见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参加比赛的几名外国选手伍淡然、李宜幸、洪健城等,更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这些 不远万里 来到中国的老外,不仅有丰厚的诗词积累,更心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向往,醉心于东方的诗意。

李白杜甫 粉丝 不少

我与中国诗词的第一次接触是李白的《静夜思》。从那之后,我便开始自学中国传统文化。 现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美国小伙子伍淡然对本报表示。在 中国诗词大会 上,他背诵了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伍淡然说,这首诗让他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令人热血沸腾的长征场景。

因为汉字,我行万里路来到中国。走得越近,越发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参加过上届诗词大会、来自俄罗斯的大卫吐露心声。

在海外的论坛和社交站上,经常有学中文的外国友讨论和分享中国古诗词。李白、杜甫、苏轼等诗人都有不少外国 粉丝 。一位名为AugustusL的友用英文写道: 苏轼是我永远的最爱,他的每一首诗词我都喜欢。

如今,像伍淡然和大卫这样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京剧、昆曲、书法、剪纸、国画、功夫等传统文化的魅力已经风靡全球。

情感共鸣收获认同

谈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 缘分 ,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泰国小伙子洪健城对本报表示: 在泰国读高中时,我经常参加孔子学院的文化活动。从那时候起就特别喜欢中国文化,后来在北大读书时接触到中国古代文学,发现了古诗词的魅力。

通过古诗词结缘,洪健城和伍淡然经常交流心得,以诗会友。平日里,他们也会写诗词酬唱,玩飞花令比拼。

能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浸润在诗词的氛围里,真是一件幸事。 来自新加坡的李宜幸认为,中国古诗词影响了她的人生轨迹。12岁时,在母亲的指导下,她对古诗词产生了兴趣。渐渐地,诗词成了她喜怒哀乐的寄托、不离不弃的良伴,也成为她选择留学中国、到北大中文系就读的重要原因。

传播方式不断创新

篮还以颜色。此后 近年来, 中国诗词大会 汉字听写大会 中国成语大会 等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节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播中来。

我从10岁就开始写诗,像唐诗那样的格律诗。 来自印度尼赫鲁大学的墨普德说, 当我在北京领取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的时候,在讲话开头朗诵了自己写的中文诗:朝暾如金盘,春意渐阑珊。眺远与思忖,何时观天坛。

墨普德说,这首五言绝句是自己硕士毕业那年作的,诗中表达了想来中国深造的渴望。 我在中学时读过英文版的唐诗、宋词;16岁时,开始翻译李白、杜甫的诗歌。当时是从英文翻译成孟加拉语,但是感觉失去了原来的韵味。所以,2 岁时,我来到中国留学。

如今,墨普德已经编译出版了《鲁迅诗歌选》《当代中国诗歌选》等著作。他和中国朋友说好了,请他们按照年代列出一些中国诗人的作品,以方便他给海外的读者介绍和推广。

哪家白癜风专科医院好
成都哪家医院白癜风医院好
颧骨整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