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视野

嗜痂之癖的歷史典故南朝劉邕喜食瘡痂如鮑魚

民生视野  2019-11-27 15:48 字号: 大 中 小

来源:看奇闻 日期: 01:45:14 导读:在这个络发展极为迅速的时代,对重口味已经是习以为常,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古代人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重口味历史上曾记载有一个人有 嗜痂之癖 在这个络发展极为迅速的时代,对重口味已经是习以为常,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古代人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重口味历史上曾记载有一个人有 嗜痂之癖 ,解释就是喜欢吃血凝固后的结痂,想想都觉得恶心不已古人的口味实在是难以揣摩,竟认为结痂的味道像鲍鱼一样美味

一、嗜痂之癖的历史典故 刘邕是南朝宋开国功臣刘穆之的孙子,刘虑之的儿子,继承了刘穆之的爵位这个人有严重的 异食癖 也就是嗜痂之癖,爱吃人身上的疮痂,认为这东西跟鲍鱼的味道差不多他到朋友孟灵休那里做客,孟灵休刚患过灸疮,床上有掉落的疮痂,刘邕看见后,竟当着孟灵休的面,捡起来吃了以至于让孟灵休很是吃惊

但吃惊过后,接下来发生的事更让人不堪想像 孟灵休居然把身体上还没有掉落的疮痂也抠了下来送给刘邕吃这场面是怎样一种情景?想想就让人作呕这样一来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孟灵休开始浑身流血刘邕走后,灵休给何勖写信说: 刘邕日前光顾(我)被吃,于是(导致)浑身流血 但刘缌尤感不尽兴,于是又命令所属南康郡的二百多名官吏,不论犯人有无罪过,每人都需轮番挨鞭,直至伤成疮痂,剥落供其食用,嗜痂之癖已经趋近疯狂

魏晋之际,讲究个性张扬,所以名人多 作怪 ,多有匪夷所思的行为刘邕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去魏晋不远,想来仍慕先朝遗风,或许也想学学王猛 扪虱而谈 的把龌龊当潇洒,把嗜痂之癖当独特以传名后世,也未可知

二、嗜痂之癖的历史真相

从《南史》与《宋书》的记载看,刘邕到孟灵休家大吃痂壳,并非孟灵休之叙述,他只说刘邕到他家后 见啖 ,弄得他浑身出血,并未涉及吃痂壳之事然则孟灵休此语,可能是一种形容,一种曲笔,形容因刘邕之光顾,要招待可能还有不得不赠送的缘故而弄得他才穷力竭,遍体鳞伤,从而表示他的不满与愤慨

直到今天,人们还用 出血 形容金钱的付出后来人们因孟灵休此信,讹传刘邕大吃孟的痂壳刘邕之嗜食痂壳,所蕴含的真实意思,大约是他对属下及百姓的考掠敲剥,不仅孟灵休,《南史》说 南康国吏二百许人,不问有罪无罪,递与鞭,疮痂常以给膳 因为南康国相曾经得罪过他,那里的大小公务员不管有罪没罪,被他打个遍,他们的疮痂也被他吃个遍

揭秘东山再起的典故由来,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赵高怎么死的,赵高指鹿为马的典故

揭秘东山再起的典故由来,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闻鸡起舞的典故,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

(:)

贵阳癫痫哪个医院专业
昆明专业妇科医院
小孩半夜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