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救助

古村变身新样板

民生救助  2020-01-11 21:23 字号: 大 中 小

【喜迎十九大 美丽乡村见闻】博斯坦:古村变身新样板

哈密 张玉白 通讯员 热娜 毕彦菲

伊州区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环境美、产业美、生态美、生活美、乡风美“五美”目标,按照“城镇中心带动、近郊休闲观光、沿路改造提升、远郊生态文明”总体思路,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梯次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了美丽乡村建设新样板。

五堡镇博斯坦村是伊州区西边的一座古村。如今,通过桑葚节、大枣节等人文活动带动乡村农家乐、旅游业、手工纺织业成为哈密市典型的美丽乡村。早在7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足迹,如今这座古村成为了伊州区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村,全村有1858人,维吾尔族占80%以上,他们都是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受益者。

古村新面貌吸引学子返乡

平整的柏油马路,漂亮的景观树,统一的庭院围墙,设施齐全的博斯坦文化活动中心……村民阿不都热依木外力对于现在的博斯坦村的评价就是:“亚克西!”

自“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伊州区以规划为引领,打造集镇核心圈,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构建以中心村镇为核心、美丽乡村为依托、宜居村庄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按照特色化改造方案,博斯坦村成为当地着力打造的一个村庄整治示范样板。五堡镇对博斯坦村的村容村貌做出了一系列的详细规划。道路硬化、门庭院墙改造、路灯安装、健身娱乐设施,还有村民们都喜欢的文化活动中心。

随着博斯坦村的建设越来越漂亮,不少家乡的才子才女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反哺家乡。“家乡这么美,为什么还要去大城市找工作?与大城市相比,博斯坦村更需要我们这些学子来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返乡学子、博斯坦村党支部副书记买合热木艾尔肯说。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关心下,越来越多的博斯坦村孩子考上大学,每年都有十五六个,去年更是达到了最多的18个,其中有50%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回到农村反哺家乡。

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医生的帕提古丽艾木都考上大学后选择了医疗专业,毕业后不忘初衷回到五堡镇卫生院成为一名医生,每周都到博斯坦村的卫生室坐诊给村民们治病。她说:“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说村里的哪位爷爷或者奶奶因为拉肚子或者感冒发烧来不及治疗就永远地离开了 ,我一直在想如果村里有好的医生,好的医疗条件,这些乡亲们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不会有此悲剧了。”

在五堡镇像他们这样的大学生还有很多。五堡镇镇长斯坎尔克热木说,近10年来,有150余名大学生选择回到家乡,反哺家乡,这些大学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新力量,是改变农村贫困的新希望。

特色资源带来收入增长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给乡村“穿衣戴帽”的表面功夫,如何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生活质量提高,让农民安居乐业,才是真功夫。

博斯坦村历史悠久,这里的桑葚也是远近闻名,一些桑树树龄都在百岁以上。伊州区政府详细规划,结合五堡镇博斯坦村自身特点打造“桑葚节”成为当地特色品牌,增加游客人口流动量,带动多元经济共同发展,开启博斯坦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模式。

2016年,伊州区五堡镇首届桑葚节在博斯坦村举行,疆内外万余名游客前来参加桑葚采摘体验、吃桑葚比赛、特色手工艺、民俗小吃及农副产品展销、魔鬼城探险体验游等活动,感受惬意的田园生活。

在3天的活动中

,五堡镇接待游客5.5万人,特色手工艺、民俗小吃及农副产品展销、魔鬼城探险体验游等收入280万元。通过这个活动让更多人知道了博斯坦这个有着古老历史的村子。

在尝到甜头后,今年5月18日,五堡镇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在博斯坦村拉开第二届桑葚节的序幕。 五堡镇政府专门开通了免费直达公交车,方便更多的游客参加桑葚节。桑葚节当日就吸引了各族群众及外地游客3万余人,为期4天的桑葚节游客超过10万人次。精彩的文艺表演,独具特色的摔跤、斗羊、斗鸡、押加等民间体育赛事,甘甜爽口的桑葚,田园风光、工艺品及特色美食等给游客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帕提古丽买买提一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在首届桑葚节上,帕提古丽和丈夫带着自家做的三凉食品和烤肉到桑葚节现场,不到半天功夫,带来的东西就卖光了,连续3天让他们赚到了第一桶金,开起了自己的小店。今年桑葚节,帕提古丽又早早去占好摊位,当天就卖掉凉皮160份,烤肉500多串,净赚2000多元。“连续4天的桑葚节我就赚了8000多元,快达到我们村人均年收入9642元的水平了。”帕提古丽说。

盘活了特色资源,作为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博斯坦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让农民腰包鼓了起来。截至2016年底,全村人均年收入都达到了“万元户”的标准,整体达到国家的脱贫标准。

“古遗址+人文+生态 ”

打造多元化旅游产业

博斯坦村以举办节庆活动为契机,展示民俗风情、特色美食的独特魅力,推动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博斯坦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遗存众多,村域周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三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景区魔鬼城雅丹地貌风景名胜区,更是闻名遐迩。结合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伊州区将博斯坦村纳入旅游络,增强村寨保护的可操作性,提高旅游开发的价值,形成美丽乡村的良性发展,更有效地促进乡村的可持续性发展。

同时,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博斯坦村坚持以保护传统为主,兼顾游客发展的目标,注重旅游发展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必须以不扰民为原则,避免对文物遗产要素产生不利影响。

现在,博斯坦村在以历史文化体验为主的前提下,通过餐饮服务,开发手工作坊和观光农业等,吸引游客来此度假休闲。以家庭作坊方式商铺为主,鼓励本地艺人制作各种手工艺销售,突出特色商品经营,销售哈密刺绣等真正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将民俗展示、游客参与和产品售卖结合起来,使游客加深对民俗文化的体验。通过“古遗址+人文+生态”打造古村多元化旅游产业,从而拉动博斯坦村整个村落的经济文化旅游产业链,让博斯坦村走向美丽乡村的新高度。

博斯坦村换新颜。 哈密寇俊峰摄

淮安癫痫病医院地址
江西治疗牛皮癣医院
哪种药油治跌打损伤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