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风情

从传统到线上的网约车一样思路的P2P网贷生存

民生风情  2020-04-30 14:53 字号: 大 中 小

从传统到线上的约车一样思路的P2P贷,会不会步其后尘?

贷天眼讯:从传统发展到线上的约车思路一样的P2P贷,会不会步后尘?闲置的车辆用来营运,闲置的资金用来理财。就如约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大众出行的需求,P2P络借贷平台蜂拥的初衷则是为了满足小微的金融需求。所以和约车一样

,P2P络借贷也算得上是共享经济。但共享经济作为互联颠覆传统的新兴产物,在各自领域所做的创新带给监管的难题也大约相差无几。那么从约车监管由地方“私人订制”来看,P2P最后的实施细则会不会也遵循这样的思路?约车和P2P贷都是互联新兴业态的产物。

同是互联的新兴业态,P2P络借贷从传统的民间借贷发展到如今百花齐放的多样化线上模式,其最初市场环境良莠不齐、风波不停的原因,简直和约车如出一辙。

约车事件多发原因在于司机资质水平低,行业进入门槛低,市场监管缺乏,引发多起社会恶性事件。而P2P络借贷事故频发也是因为互联金融发展前期监管政策不明朗,缺乏有效管理,导致行业准入门槛低,涌入一批打着P2P幌子却行非法集资、刷单、假标等不合规行为的平台。两者都或多或少为社会实体经济带去收益的同时又引发社会负面影响。呼吁监管几乎是行业人士“又期盼又忐忑”的事情。期盼的是希望能有监管政策给自己正名,规避乱象,合法合规地发展,忐忑的是如果执法过严会打击创新。约车和P2P络借贷都是传统产业和互联的一种整合。在众目期盼之中,《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于7月底出台。约车合法化之后,监管对市场的宽容度让业内对P2P络借贷的监管落地也有了积极的看法。

很快的,不到一个月,《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也新鲜出炉。笔者认为,某种意义上说,这两种监管新政都在尝试纠正互联新兴业态乱象丛生的局面。

诉求有差异

利益有交集

基于P2P贷和约车在共享经济上的某些共同点,笔者发现,除了新政颁发的时间接近,针对他们的监管思路也有着惊人的相似。

首先P2P络借贷与约车一样,被正式明确了其市场定位,约车是“预约出租客运”,P2P贷是“信息中介”。所谓诉求有差异,利益有交集,市场定位的明确一方面确认了两者的法律地位,另一方面则意味着,约车无法过度挤占出租车的利益,P2P贷则不能经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他们都将以填补市场需求的方式合规地存在。其次,他们都被某些数值限定了范围。约车行驶里程达到60万公里要强制报废,或者里程未达到60万公里但年限已达8年需要退出约车经营。P2P络借贷则被要求当以小额为主,控制同一借款人在同一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及不同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比如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再者,个人想开约车需考取《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并且要有3年以上驾龄,无交通肇事、酒驾、暴力犯罪等记录。这个看起来是不是和P2P贷要求出借人与借款人实名注册,提供真实信息以及无不良信用记录差不多?可以说,两者的新政对个人、平台都划定了范围。从利益关联方来看,笔者觉得有趣的是,约车新政还鼓励出租车企转型提供约车服务。那么P2P贷新政是否会对银行业P2P产品给予一定的宽容度呢?这个有待观察。

P2P监管实施细则也会“私人订制”吗?

10月,互联金融专项整治如火如荼。也是这个10月,北上广深相继出台约车新规细则草案。约车和P2P贷这对共享经济的兄弟再次受到颇多争议。

在7月底颁布的《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第四十条提到:本办法自2016年11月1日起实施。各地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于是,在地方新规草案中,上海约车需沪籍、沪牌;北京约车须为京人京车,甚至草案还对驾驶员、车辆准入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新规草案一出,“错杀了婚恋站”等段子层出不穷。而在业内人士看来,约车地方新规如此严格的准入条件也有地方保护的特色在。但地方裁量权的轻重是否过度打击了约车市场仍然是个未知数。

提到这个,笔者就想到,在8月24日颁布的《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四十五条中有提到,省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那么相比约车监管的地方新规草案的严格,P2P贷是否也会经历“私人订制”的过程?我们不妨来娱乐一下,比如说,借款人需要出具身体健康证明等个人生理资料;比如非本市户籍的借款人在本市贷平台上借款限额不能超10万……

尽管有着那么多相似点,但笔者认为,P2P络借贷毕竟不是约车。在经历互联金融的野蛮增长后,监管新政可以敦促P2P贷行业发展回归正轨。但对监管方来说,既要整治现存的问题及风险,也要避免过度执法从而打击行业的创新。

那部分被约车新规草案排除在外的车主可以转型进入P2P租车平台,而因新政需要收缩业务或者调整战略的P2P贷平台也在尝试进入消费金融领域。这些都是新的开始。

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文中部分来源于互联媒体,不代表贷天眼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来源:和讯

小天园游会,趣味园游大冒险,红包大奖拿不停

风湿骨痛可以用活络油吗
小儿手足口病严重吗
伊春治疗白斑的医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