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新闻

上海市社团局大调研补齐社会组织发展短板

民生新闻  2019-12-17 15:57 字号: 大 中 小

上海市社团局“大调研”补齐社会组织发展短板

来源:中国社会报

本报讯 ( 张 俊 王正玲)今年以来,上海市社团局围绕构建社会组织服务支持体系和综合监管体系,广泛深入开展大调研活动,着力补短板、破难题,局系统先后开展了214次调研,共梳理出94个问题,已解决问题50个。

截至6月底,经登记的上海社会组织已达15707家

,近5年平均年增长率6.5%,其中民非单位和基金会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5.2%。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组织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上海市社团局调研发现,多家社会团体表示对税收优惠政策不清楚,没有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对此,社团局处迅速梳理了社会团体会费收入的增值税和所得税优惠政策,结合票据管理、会计核算要求,汇编了《社会团体会费税收优惠十问十答》,系统回答了能不能免税、免什么税、免税条件等问题,并请市税务局相关业务处室进行了政策口径审核。目前,该十问十答已通过上海社会组织、上海社会组织公众号、联络群等平台发布,通过新媒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解疑释惑,及时将政策与社团发展需求对接。

调研中,一些公益慈善组织反映实物捐赠处置难。浦东新区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接受了一家企业2万斤有机大米的捐赠,那么多数量的大米怎么仓储、分发?捐赠的实物如何认定,怎么才能使这笔捐赠不变成一笔糊涂账?针对这类问题,社团局走访市慈善基金会、市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单位上门取经,召集审计师事务所相关人员,研究探讨如何依法规范做好接受捐赠资产的处置工作,最终汇编了《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捐赠资产处置问答》和《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资产案例》,也得到了社会组织普遍好评。

科技类社会组织融入科创中心建设情况也被纳入此次专题调研。调研发现,一些科技类社会组织在成立登记时难以找到业务主管单位、原有科技类社会组织发展自我造血能力不强、社会组织获得科创中心相关政策信息渠道不通畅、专门支持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政策偏少等问题。为此,市社团局与市科委等部门主动协调,提出一系列推进措施,研究出台项目扶持、资金扶持、人才培养等政策,培育扶持一批骨干科技类社会组织,提供项目购买、设备引进、人才流动等政策支持,还建立对接机制,支持成立科技类社会组织联合会等。一系列利好政策,调动了各类社会力量在上海成立科技类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今年上半年,上海新增登记科技类社会组织22家,业务范围涵盖大数据社会应用、军民融合、络安全产业创新、人工智能研究、临床生物信息研究、新材料研究、智能制造等。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