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新闻

手记下沙的北京一夜

民生新闻  2019-07-02 11:06 字号: 大 中 小

[手记]“下沙”的北京一夜

新华北京4月15日新媒体专电(高洁)“芳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

手记下沙的北京一夜

。”经历了沙尘暴的洗礼之后,15日晚10点钟的北京再现灯火通明。车水马龙之中,那些在风沙中哀叹自己迷失了回家路的人们,不知道是否已经蜷缩在被窝之中,刷着朋友圈,回顾并评论着这个“下沙”的北京一夜。

PM2.5和PM10同时爆表,对雾霾习以为常的北京市民,终于又忍不了。或许,戴口罩还得戴护目镜和帽子,让大家太不适应;抑或,嘴里灌沙子的感觉,确实比肺泡被堵塞来得真实。总之,全国人民除了在电视上看到北京的天气预报,也在朋友圈切实分享了北京的这场“下沙”。

——“喜欢土豪金颜色的朋友们,北京欢迎你!”

——“早起有霾,属金。接着飘杨柳絮,属木。中午27℃骄阳,属火。傍晚沙尘,属土。如果半夜下点泥点子,属水。这样一来,北京的天气,五行就齐了。”

——“各位看看我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当天拍的外景,自带怀旧效果和大片质感,我真的没有PS。”

——“在北京,1月吃风,2月吃霾,3月吃沙,4月吃柳絮。今天是顿大餐,全有了!”

……

络里的调侃,充满诸多无奈。还有一些人,不约而同唱着一首名叫《下沙》的歌曲。嬉笑背后,隐藏着愤懑,还有更多担忧:尽管这是今年北京发布的首个沙尘暴黄色预警,但这样的“良夜”还会再来吗?

一位在北京生活多年的资深居民告诉,出现沙尘暴的概率,比几年前小多了。还有长期跑环境的也证实这次是偶发事件,沙尘源地、大风、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上下对流较强)是沙尘天气发生的三个条件。

经历了这个被提醒减少外出的“良夜”,相信绝大多数的北京居民,都在期盼着16日是一个艳阳高照、蓝天白云的晴天。只不过,不应让明天的晴天淡化了对沙尘夜的记忆。切身感受到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来的环境问题后,公众的环保意识不能只停留在调侃和怒骂上。

毕竟,那些繁星点点、月白风清的良夜,才更值得你我温柔地对待。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