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新闻

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工作纪实

民生新闻  2019-08-27 21:48 字号: 大 中 小

  来源:人民 日期: 16: 6:12 导读:慈善公益报(曹 松 胡运森 本报 李济慈) 陕西,中国科教文化大省;西北大学,首批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 慈善公益报(曹 松 胡运森 本报 李济慈) 陕西,中国科教文化大省;西北大学,首批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1年,陕西省慈善协会与西北大学合作,成立了以博士生导师陈国庆教授为主任的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2017年10月升级为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慈善研究院秉承“会校合作、学用结合、创新研究、开放服务”的工作机制和理念,深入研究慈善学说及理论,培训慈善骨干与志愿者,开展慈善交流合作,创办“慈善大讲堂”与“慈善论坛”,以其丰富的慈善文化积淀与无私奉献的公益精神,成为促进陕西慈善研究及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助推器”。

  在实践中,慈善研究院紧紧围绕“四四模式”开展慈善理论研究。即“现代慈善与传统慈善相结合;大陆慈善与港澳台慈善相结合;中国慈善与国外慈善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做好慈善协会和学校部署的各项工作;主动与媒体开展合作;主动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开展合作;主动与省内外NGO进行项目合作”“做好慈善文化理论研究;办好‘中国(陕西)慈善高峰论坛’及慈善文化大讲堂;做好慈善工作人员培训;做好与社会各界慈善志愿者的联络。”“面向基层;面向未来;面向市场经济主战场,探索资本介入慈善的可行路径;面向新时代,研究新时代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给慈善事业带来的新机遇和新课题”。

  慈善研究院研究人员先后前往北京、上海、天津等20多个省市区以及省内12个设区市和部分县区慈善协会,调研慈善事业发展现状,交流慈善工作经验,并远赴新加坡、韩国、美国等国考察境外慈善,扩大研究视域,夯实慈善研究基础。

  慈善研究院建立了“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文库”,撰写和出版慈善类学术著作。目前已出版《当代慈善学》《慈善论》等22种专著;在报纸、杂志上发表100余篇论文;编写并发行《慈善工作者伦理守则》《慈善知识读本》等慈善组织内部用书;承担并完成了“长安慈善园创意方案”的初期设计,其中“陕西省慈善总医院”建设项目已动工建设。目前,慈善研究院已形成学术专著、理论文章、慈善论丛、培训教材、研究课题五大门类慈善理论研究成果和学术风格。

  慈善研究院每年定期举办“中国(陕西)慈善高峰论坛”“陕西省慈善公益NGO经验交流会”等大型慈善论坛及经验交流会、座谈会,为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引导。

  慈善研究院着力实施慈善领军人才培养的“双百工程”,每年遴选一批在任的市县区慈善会负责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NGO负责人等进行慈善专业培训,自2011年以来共培训2000人次。研究院面向精准扶贫第一线,陆续举办了慈善项目、慈善宣传、慈善志愿者、互联+等专项培训班26期。

  慈善研究院开办了“陕西慈善文化大讲堂”活动,深入机关、学校、厂矿、社区和乡村,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慈善活动。《慈善法》实施后,慈善研究院将其作为大讲堂主要内容进行宣讲解读。宣讲团深入全省12个市区,举办了24场宣讲会。

  “阳光爱心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是由慈善研究院发起,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48所陕西高校共同开展的高校慈善文化实践项目,致力于在青年学生中形成慈爱友善的校园文化氛围,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慈善研究院还积极推动慈善进社区项目,承担起陕西慈善老年大学的教学与教务工作;率先创建社区“四点半学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乡村支教、为孤寡老人服务、探望福利院儿童,还与全省50多个留守儿童服务站建立合作关系,并将其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慈善研究院先后荣获“陕西省慈善爱心奉献单位”称号;“阳光爱心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项目荣获“陕西省最具有影响力慈善项目”政府奖;“陕西省慈善宣传与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等。陕西省慈善协会刘维隆会长评价说:“慈善研究院的工作可圈可点,他们深入开展慈善文化研究,传播慈善文化,为推动陕西创新慈善模式,打造陕西慈善项目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遂宁医院治疗牛皮癣
开封治妇科的医院
赣州哪医院专治妇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