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新闻

翻译人生为翻译家留影吗

民生新闻  2021-11-07 08:36 字号: 大 中 小

据一份调查显示 “由于现在已经是深冬时节了,89岁高龄的屠岸老人,已经尽量减少了外出活动,但是每天,他都会给全国各地的读者写回信。”伴着这样的解说和字幕,画面上出现了一个背对镜头,在书房里伏案疾书的老人。随后,屠岸先生出现在屏幕上,娓娓讲述其自己的近况。

月2 日,正值中国翻译协会成立 0周年之际,中国译协和北京查古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大型文化系列纪录片《翻译人生》发布会,在国务院办公室发布厅举行。

据中国译协第一常务副会长郭晓勇介绍,《翻译人生》是我国首部纪录老一辈翻译家人生经历,和当代中国翻译文化发展的系列纪录片,也是一项对于当代中国翻译史进行实人实景影像记录的抢救性工程。

据出品方查古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顾巨凡介绍,《翻译人生》系列纪录片共 0集,除屠岸外,还将介绍高莽、江枫、林戊荪、李文俊等著名翻译家。

档案

“剧中人”屠岸

屠岸,诗人、翻译家,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译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等。2010年获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翻译人生》片中显示,屠岸早年出生于常州名门望族,原名蒋壁厚,自幼学习诗词。在片中,屠岸用抑扬顿挫的旋律,吟诵了杜甫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诗。他还自述,抗战期间与亲人逃亡上海租界,其间攻读英语与英文诗,并于1950年出版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他认为,翻译有两种,一种是技术性翻译,一种是艺术性翻译,诗歌翻译要采用后一种,要注意神韵和语感,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创作诗要凭灵感,翻译诗要凭悟性。”

(实习:岳金晓)

在西安做人流哪最好
长春治疗妇科医院哪家好
米诺地尔搽剂多久有效果
推荐资讯